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479|回复: 3

[独家报道] 历史上的晋熙王、晋熙郡、晋熙太守(一)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1-6-11 0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21-6-11 06:47 编辑

历史上的晋熙王、晋熙郡、晋熙太守(一)
【说明】此文引用。由于《桐城县志》有毁,宋修《同安志》、《齐安志》,明、清所修《浮山志》无法查到。现查阅明正德《安庆志》残本、康熙《安庆府志》、嘉庆《庐州府志》、康熙《桐城县志》残本、《庐江县志》、《无为州志》等,参阅古桐城文人的诗文,并查阅明本朱熹批《通鉴》、《晋书》、《南齐书》、《北齐书》、《陈书》等典籍。

       现今枞阳县古称龙舒之地。石溪齐安为州郡设置,是安庆府前身。石溪旧有彭(湓)城、武城之称。西汉以前有桐宫设置,汉武帝南巡曾驻跸于此,后将行宫改为离宫,齐安宫。汉楚英王母许氏无宠,住于离宫。刘宋时有王府设置。
       三国时,吕蒙为庐江太守时,曾筑新城,在今白柳镇山河村,刘宋时设阴安县于此。称之为金城。据《桐城续修县志》记载:“《晋书﹒地理志》:庐江太守舒令,晋熙太守阴安令”。《庐江县志》晋之庐江郡移治石渠南。《晋书﹒地理志》记载:晋熙太守领县。这些记载,说明当时的太守兼任县令。二城南北相距约1.5千米,中间有苍岘山,其北称山阴,南称山阳。石溪街有衙门谯楼、刑场遗址,监狱设在黑屋里。笔者还找到古代衙门石狮、官员石雕像及建筑构件残片(如图)。
       从晋到南北朝,战争频发,称谓更改频繁,本文着重从史料中按时间顺序,以庐江、晋熙为主要线索,摘录从晋到隋初(265-610年)历时近345年间,曾任庐江太守、晋熙王及王府官员和晋熙太守。若有错误和遗漏,欢迎批评。
1.jpg 2.jpg
4.jpg 6.jpg
5.jpg
            3.png
一、晋熙郡设置
       晋置庐江郡于石溪。东晋南渡,晋安帝分庐江郡南置晋昌郡,因避孝武讳,改为晋熙。领县二。后侨置顿丘郡阴安于此。太清四年(550年),太湖左县来属晋熙,领县五。晋安帝设晋熙郡前,庐江郡,领县三:舒、潜、始新。潜非今天的潜山县,位置在现庐江县南,庐江县志记载,东晋潜县一直存在,其履盖有大有小。查阅明清桐城文人诗文及本地家谱,均有潜川和潜邑记载。
7.jpg
       《晋书•地理志》:宁康元年(373年),于汉庐江郡之南设置晋熙郡。明正德《安庆志·地理志七》:晋熙郡,安帝分置。户,缺。康熙《桐城县志•建置》:“晋舒县隶属庐江郡,后隶属扬州道,又隶晋熙郡,东晋于皖分置。南宋,舒县又名阴安县,隶庐江郡”。《食货典第十卷户口部汇考二》:宋孝武帝时(430―464年),怀宁太守,领县三,户一千三百一十五,口五千九百五十。晋熙太守,领县二,户七百八十五,口三千九百二十五。

       现藏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明朝版本朱煮注《资治通鉴纲目梁文帝》:“太清四年(550)丙午,绎下令大举讨侯景,移檄远近。鄱阳王(萧)范至湓城,以晋熙为晋州。遣其世子(萧)嗣为刺史江州郡县,多辄改易(改易郡县守令也)寻阳王大心政令,所行不出一郡……。五月,梁鄱阳王范卒。范自枞阳,遣信告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大心以湓城处之,既至,以晋熙为晋州,遣其世子嗣为刺史,大心政令不出一郡,遣兵击庄铁嗣与铁善,遣侯瑱将兵助之,由是二镇相猜,无复讨贼之志,大心使徐嗣徽筑垒稽亭,以备范市籴不通,范数万之众无所得食,多饿死,愤恚而卒)集览(晋熙,案《宋书志》:晋熙郡古阴安城也。宋文帝置太湖左县属晋熙,今安庆太湖县侯瑱。瑱,他甸反) ”。

8.jpg 9.jpg
二、历代晋熙王
      西晋(265—317年)、东晋(316—420),封建情况待考。
      南朝宋(420—479年)。由刘裕建立,共传4世,历9帝,享国59年。
      刘子舆,字孝文,刘宋孝武帝刘骏(453—464年在位)第二十一子,初封晋熙王。后来宋太宗明皇帝刘彧,把他过继给刘义真为后嗣,袭封庐陵王。为辅国将军、南高平、临淮二郡太守,并未拜,为太宗所杀。
      刘昶(435-497),字休道,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为晋熙国太妃谢容华生。元嘉二十二年(445),封义阳王,为辅国将军。世祖践阼,迁太常。二十七年,为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孝建元年(554),以会稽太守,立东扬州郡,昶为刺史。大明元年(457),徵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前废帝刘子业即位(465)。
      465年,(和平六年九月)是月,刘子业征北大将军、义阳王刘昶自彭城来降。冬十月,徵阳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汝阴王天赐、任城王云入朝。是岁,刘子业叔父彧杀子业僭立。《魏书·献文帝本纪》
      467年,泰始三年十一月,立建安王休仁第二子伯猷为江夏王,改封义阳王昶为晋熙王。昶聚起兵。统内诸郡,并不受命,将佐文武,悉怀异心。昶知其不捷,乃奔北魏,弃母妻,唯携爱妾吴氏一人,自随。昶家还都,二妾各生一子。太宗名长者曰思远,小者曰怀远,寻并卒。泰始六年,以第六皇子燮字仲绥继昶,改昶为晋熙王。燮袭爵。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后怀疑刘昶有异心。开建五等,封昶齐郡开国公,加宋王之号。死后谥曰明。
刘燮(470年-479年),字仲绥,宋明帝刘彧第六子,母为谢修仪。(明帝郑修容生皇子智井、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南史﹒卷十四》)
      刘燮泰始六年出生,四月癸亥(470年6月14日),宋明帝封刘燮为晋熙王,为扬州刺史,食邑三千户,出继宋文帝第九子刘昶。
      478年,邵陵殇王友,字仲贤,明帝第七子也。后废帝元徽二年,太尉、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诛,皇室寡弱,友年五岁,出为使持节、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封邵陵王,食邑二千户。府州文案及臣吏不讳有无之有。顺帝即位,进号左将军,改督为都督。升明二年(478年),徙都督南豫豫司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历阳太守。三年,薨,无子,国除。《宋书·明四王传》
南齐479-502年)
     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其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
     479年,建元元年四月甲午,萧道成受禅,建立南齐,降封刘燮为阴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公元479年4月20日,刘燮及全家被杀害。(受禅台,已毁。)【按】此时阴安改成齐安。
     486年,萧銶(479-494年),字宣攸,南齐高帝萧道成第十八子,齐武帝萧赜之弟。生母陆修仪。齐武帝永明四年二月己未(486年3月18日),封晋熙王。
     萧宝嵩(?—502年),字智靖,南齐明帝萧鸾第十子也,殷贵嫔生,封晋熙王。永元二年,为冠军将军、丹阳尹。仍迁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南徐州刺史,将军如故。中兴元年(501年年),和帝以为中书令。明年(502年),谋反伏诛。
南梁(502-557年),其间有侯景之乱,被东魏占领。
      500年,萧大圜(?—约581),字仁显,北朝周、隋间学者、文学家,南朝梁宗室。南朝梁简文帝第二十子。梁大宝元年(550),封乐梁郡王,除宣惠将军、丹阳尹。侯景之乱,潜遁至江陵,元帝改封晋熙郡王,除宁远将军,琅玡、彭城二郡太守。
保定二年(562),诏曰:梁汝南王萧大封、晋熙王萧大圜等,梁国子孙,宜存优礼,式遗茅土,寔允旧章。大封可封晋陵县公,大圜封始宁县公,邑各一千户。寻加大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赐田宅、奴婢、牛马、粟帛等。俄而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东魏(534-550年)
     东魏置行台,后周置总管府,后改曰舒州,寻复曰:荆河州。东魏约27年。
北齐(550-577年)
      556年,(天宝)六年夏四月庚申,(北齐显祖文宣皇帝)帝如晋阳。丁卯,仪同萧轨克梁晋熙城,以为江州。《北齐书·文宣帝本纪》
后周(557—581),查桐城志有北朝后周。
      萧瓛(562—585年),西梁孝明皇帝萧岿之子,封晋熙王(《周书》作“义兴王”)。后来投降陈朝,官侍中、安东将军、吴州刺史。陈朝灭亡后,吴州百姓推举他为首领对抗隋朝,后来被宇文述所败,斩于长安。
陈朝(557—589年),基本在江南,江北由北齐,后周占领。
      575年,陈叔文,字子才,晋熙王叔文,宣帝第十二子。性轻险,好虚誉,颇涉书史。(太建七年八月)戊午,平固侯陈敬泰等克晋州城。九月甲子,阳平城降。壬申,高唐太守沈善度克马头城。甲戌,齐安城降。(太建七年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齐为新蔡王,叔文为晋熙王。位都督、湘州刺史。后来投降隋朝,隋文帝嫌其不忠,而方怀柔江表,遂授开府、宜州刺史。陈亡,入隋,后为尚书主客郎。(《陈书·卷五·本纪第五》)
      581年,开皇元年,杨广为淮南太守,封为晋王,齐安郡公李彻总晋王府军事,作为他的辅佐。

三、晋熙王国部分官员有:
   范述曾,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
   解褐,宋末晋熙国常侍。
   虞玩之,泰始中,除晋熙国郎中令,尚书起部郎,通直郎。
   萧谌,晋熙国侍郎,左常侍。等等。
   孔琇之,隆昌元年(494),迁琇之为宁朔将军、晋熙王冠军长史,行郢州事,江夏内史。
   柳世隆,晋熙王安西司马,加宁朔将军。
   刘悛,晋熙王抚军中军二府长史,行扬州事。
   垣荣祖,晋熙王征魏、安成王车骑中兵,左军将军。
   吕安国,元徽二年,为晋熙王征魏司马,辅师将军如故。转游击将军。
   萧赤斧,晋熙王抚军中兵参军,晋熙王文学。
   萧琛,晋熙王长史、行南徐州事。
   茹法亮,为晋熙王郢州典签,除长兼殿中御史。世祖镇盆城,法亮求留为上江州典签,除南台御史,带松滋令。
   沈攸之,元徽四年,以上为晋熙王镇西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顺帝立,征晋熙王燮为抚军、扬州刺史,以上为左卫将军,辅燮俱下。沈攸之事起,未得朝廷处分,上以中流可以待敌,即据盆口城。
   王延之,侍中,秘书监,晋熙王师。
   庾杲之,晋熙王镇西外兵参军,世祖征卤府功曹,尚书驾部郎。
   荀伯玉,晋熙王府参军。
   陆慧晓,为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
   王思远,晋熙王抚军行参军,安成王车骑参军。
   萧长懋,世祖还镇盆城拒沈攸之,使太子劳接将帅,亲侍军旅。除秘书郎,不拜。授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
   蔡凝,晋熙王府长史。
   萧颖胄,晋熙王文学。
   徐陵,后主立,授和戎将军、宣惠晋熙王长史,行丹阳郡国事。《石溪徐氏宗谱》有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665

回帖

5418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5418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1-6-11 15: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石雕年限大多是明代及以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临门家政服务 发表于 2021-6-11 15:56
那些石雕年限大多是明代及以后

石头不分年代的,人物像是关键,官员服装是明代以前啊,别充内行。感谢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08: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晋熙王、晋熙郡、晋熙太守(二) 枞阳二三事 枞阳人气最旺的互动式网站
https://www.zy234.com/thread-334497-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