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9809|回复: 0

[转载] 钱澄之易学渊源考(3) 吴社教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

回帖

22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1-5-29 1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钱奕珠(桑榆) 于 2021-5-29 11:46 编辑

                       钱澄之易学渊源考(3)                                                                                                            吴社教


                                                    0f926dbcda2dcfb93b1a30b8c649926.png

                                                                                            
                                                 08


       钱澄之得以亲炙学问的另一位师长是觉浪道盛(1592-1659),别号浪杖人,福建浦城人。觉浪道盛入佛门后,承嗣曹洞宗二十八世,从1619年开始,在各地弘法,声名渐旺。明亡后,很多遗民都曾经对其执弟子礼。他与吴应宾、方孔炤为好友。觉浪道盛最具特色的学术观点主要是“庄子托孤说”和“三子(庄子、孟子和屈子)论”,他在易学方面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中。顺治十年,方以智受法于觉浪道盛,后闭关于高座寺看竹轩,别号竹关。对于方以智皈依道盛之事,他们二人均以“托孤”称之。道盛在写给方孔炤的《复方潜夫中丞》一文中写道:“梦笔(道盛自称)托孤于竹关乎?竹关托孤于梦笔乎?代明错行,忽尔玅叶。”梦笔与竹关互托其孤,意谓着道盛将学术衣缽传递给方以智,方以智则将遗民志节寄寓于道盛之门,师徒二人在学术思想与生命情志上有着很多的“玅叶”之处。
       方以智出家后仍与钱澄之保持联系,钱澄之也因些曾几度前往金陵,因而得以受知于觉浪道盛。道盛的《庄子提正》及其托孤之说深刻地影响着钱澄之。钱澄之甚至以道盛的传心弟子自居。他后来在《挽天界和尚四首》中第一首里写道:"万世独知《庄子》解,十年三点所南诗。托孤已信存吾道,此日真孤更托谁?"钱澄之还曾经就易学的相关问题与觉浪道盛进行过多次交流。道盛晚年寄寓于《易》理的遗民心迹深为钱澄之所理解,也深深地影响着钱澄之的易学思想。道盛对钱澄之易学造诣也很赏识,这也同时激励着钱澄之。《年谱》记录道:“觉浪和尚自杭州回天界。此后,凡有以《易》解呈和尚者,皆令送府君看取,曰‘渠是作家’。其著作喜府君为朗诵,自是晨夕往还。”他在《挽天界和尚四首》第二首中写道:“东南棒喝正纷然,洞上孤危一线悬。老去示人惟读《易》,年来下座不谈禅。天心已信常冬至,祖意休矜有别传。今日偶然窥见得,教侬何处哭苍天。”道盛的“托孤”说深深地契合着钱澄之的遗民之节和用世之志,他甚至以道盛所托之真孤自命。他在《与俍亭大师论庄子书》中写道:“若庄子,固有用世之志,有用世之学,惟世不可用,而始托为无用之言以藏其身者也。”
      钱澄之于康熙十年著成《田间易学》后,随即展开《庄子内七诂》的写作,此书的撰作意图就是以《庄》继《易》,他认为庄子之用以自然为宗,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其学一本诸《易》。可见钱澄之在处理《庄》《易》关系时,有着十分明显的道盛痕迹。另外,道盛对易学问题的理解往往另辟蹊径,这也给了钱澄之很大的启发。他在论述《周易》中“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时说:“浪杖人每称吉凶生大业,不惟吉能生大业,凶亦生大业也。古来帝王圣贤,不遇凶,则其大业不出。”这使人们认识到“凶”的另一面,即对于君子、对于积极用世者的积极作用。这一思维方式影响了钱澄之对于易学中一些问题的辩正理解。他在《田间易学》论述“潜”与“亢”时,他引《见易》说:“亢,岂惟伊尹之放桐,周公之负扆哉?孔子亦有时而亢,诛华士,却莱夷,堕三都,当其时,宁知有得丧存亡乎?”他又在《庄屈合诂》中释《人间世》时说道:“吾尝谓庄子深于《易》,《易》有潜有亢,惟其时也。当潜不宜有亢之事,犹当亢不宜存潜之心。”这些辨正思想都与道盛的“吉凶”观点相通,也为仁人志士的勇猛精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96dea2183b90387416a1774770a5bee.png                                                

                                                09


         钱澄之的易学思想除了亲炙于家学和上述提及的一些师长朋友之外,更多的是兼采百家之长。从他编纂的《田间易学》可以看出他的治易经历涉及各个流派,从王弼以降直至他生活的年代,凡是他认为有所借鉴或是与他的易学思想能相互发明的,他都会精心选取,有些思想或言论与他的观点相抵牾,他有时也会加以辩正。可以说《田间易学》是集历代易学之大成,历代易学成就成为他易学思想发展成熟过程中所汲取的营养大全。尽管全书内容广博,但内在的指导思想却是一贯的,这就是程、朱易学,尤其是朱熹易学。
       对于钱澄之易学的这一特点,其好友徐秉义指出,钱澄之虽然早年对于历代各家的象数之学无不涉足,但随着人生与社会的苍桑变幻,再加之随着个人治《易》水平的提高,他对《周易》的体悟也更深。他认为易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天地之理,使人明理而后安身立命。这恰好是宋代易学主流学派的特征。为了阐明《易》理,象数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朱熹易学“义理”和“象数”兼顾的特征符合钱氏对理想化易学的要求。因而,在出入于诸家易学之后,钱澄之晚年基本上是归宗于朱熹的《周易本义》。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一·易类》云:“其学初从京房、邵康节,故言数颇详,盖黄道周之余绪;后乃兼求义理,参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而大旨以朱子为宗。”在《易学凡例》中他自已也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这一学术倾向:“《本义》专主卜筮而言其学,于义理宗程《传》,于图象宗邵子,虽图象之说尤详于《启蒙》,而《本义》所释卦爻,按之无往不合”。“程《传》专言义理,略去图象,其理多就人事指实,而辞或繁复,不若《本义》之字字精切也。《本义》宗程《传》,删其复而领其要。然亦有《本义》太略,而《程传》言之较畅者,则舍《本义》而存《传》;若《传》《本义》各有发挥,则两存之,总取其义理通达而已。”《田间易学》在引用王辅嗣《易注》、韩康伯《系辞注》、孔仲达《正义》时,也是以程、朱为依据进行取舍。
      易理到宋儒而大明,元人继之。宋代诸儒治易大多以程、朱为依据,同时也精通邵氏的图象之说以及《启蒙》的筮法,他们辨正详尽,说理精微。所以《田间易学》引用宋儒的治易成果居多。在宋儒中,苏轼的《东坡易传》往往能独出已见,无所原本,所以有时选取其中相关内容列在诸儒论说之后。对于明代多达数十百种的《易》注,钱澄之认为他们大多喜欢以意作解,近于穿鑿。只有蔡虚斋"专主《本义》,而体贴极精,发挥尤畅。"所以采录蔡虚斋的为最多。而对于与他同时代的学者的《易》论,他只采录“有发前人所未发,而大指不谬于《本易》者。”

                                                                                     e604517c0c72c97471b204725601876.png                         

                                                 10


      《田间易学》是钱澄之易学思想的集中而系统的体现,但其基础性著述是开始于青年时期。其父钱志立虽然潜心治易五十余年,但却没有整理成著本。1640年,钱澄之二十九岁时,其父病重,但仍在病中为钱澄之说《易》,后来他将父亲口授的易学见解进行整理、编次,再加上自己学易所得,编成《见易》一书。在鼎革之际,他困居闽中三年,常常想到黄道周的教导,所以他开始潜心研易。但山中无书可观,先前《见易》旧稿估计也已经销于兵火,所以他就凭着自己的记诵,默寻经义,撰成《火传》一书。他在《凡例》中写道:“盖以家园屡经兵火,所藏故本应付灰烬矣;又以薪尽火传,即此犹是先君子之遗教也”。
      1651年,钱澄之回到家乡。他在先人墓旁结庐,名曰“田间”。他在《田间文集》自序中写道:“居田间,则覃心学《易》,自谓于图象外别有得也,故又名其居曰‘乐易堂’”。在此期间,他发现,虽然经过战乱,家藏的很多书籍都已散失,但《见易》保存得比较完好,遂起意要撰写一部更为完善的易学专著。于是钱澄之开始着手整理之前的治《易》所得,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见易》和《火传》。他将两部书进行核对,删除后者与前者相重复的地方,只保存不同而又有所创建之处。在整理易学旧著、研读前人著作时,钱澄之不时获得新的感发,对于有些出于《见易》《火传》之外的观点,他便以“今按”的形式留存于书中。书成雏形之后,钱澄之将其交给长子钱法祖。钱法祖后来将其诠次成集,并且存有读易心得《问易堂私识》一编,编内同时还存有钱澄之兄钱秉铉、钱秉锜、钱秉镡关于易学论说数条。该编中有十数则也被钱澄之釆录进《田间易学》。

                                                                                             f761b3fe872c9d5d1215cc90f82e81c.png
                                                              钱澄之墓

       1668年,钱法祖死于贼盗之手。钱法祖被害之后,县令胡必选讳盗,不愿意秉公办理,钱澄之奋力抗争,与之发生尖锐矛盾,而盗贼亦想谋害钱澄之。为避祸,他于1671年在枞阳永利寺巷口购买陈氏旧宅,并将之改建,名曰北山楼。这年九月,钱澄之出游归来,坐北山楼内数月不下,潜心完成《田间易学》最后阶段的写作。此时钱澄之六十岁。
      《田间易学》成书以后,钱澄之遂有将此书付梓流传的想法,但苦于经费不足。1672年,钱澄之携带书稿至都门,度岁增寿寺,遇老友严颢亭。严颢亭对其易学研究十分欣赏,允诺为之刊刻。钱澄之便将书稿留于严颢亭。后严颢亭突然离世,不仅《田间易学》付梓之事未能实现,钱澄之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书稿也丢失了。为使著述得以流传,钱澄之遂决定重新删订相关材料。直到1690年,即钱澄之七十九岁之时,《田间易学》才终于在昆山徐秉义兄弟的资助下完成了刊印工作。可以说,《田间易学》一书,无论是写还是付梓都是波折不断。该书凝结了钱澄之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也代表了他一生的最高学术成就。

本文参考文章与书目:
1、《田间易学》吴怀祺点校 黄山书社;
2、《易理为宗:钱澄之易学思想研究》 陶有浩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明遗民的庄子定位论题》 谢阳明著 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
4、《钱澄之与清初易学》 作者:吴怀祺;
5、《钱澄之易学思想散论》 作者:蒋国保;
6、《钱澄之年谱》 钱奕珠校注、续编。

0f926dbcda2dcfb93b1a30b8c649926.png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