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5091|回复: 0

[原创] 钱澄之轶事(四则)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

回帖

22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1-3-31 1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钱奕珠(桑榆) 于 2021-3-31 10:25 编辑

                              钱澄之轶事(四则)
                                                                                        钱奕珠

     吴越钱王二十六世孙、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史大家钱澄之(1612—1693),安徽枞阳县麦园庄人。崇祯十七年甲申(清顺治元年),他以江左一诸生,开始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经历最为坎坷的人生旅程,时年33岁,直到顺治八年(1651)40岁归里。这八年经历可谓跌宕传奇,九死一生。这里剪辑的是其中轶事片段,以飨读者。
                                                                   一、震泽大劫
     公元l644年,中国又一个少数民族——滿清军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继而南下,问鼎中原,开始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国的历史。明崇祯朱由检在清军入城后的三月十九日,吊死在煤山的一棵小树上,可谓凄惨壮烈。五月初一日,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人迎入南京,十五日,正式即位称帝,改元弘光。1645年,清军征服江南,攻克南京,朱由崧被执于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杀害。继之隆武、永历,由此南明小朝廷也开始了十八年的倾轧与抗争。
      奄党魏忠贤的死党马士英亦企图东山再起,他立即起用臭味相投的阮大铖,在得势逃亡的过程中,也不忘记对曾经的反对派东林党人进行疯狂报复与清剿。1644年五、六月间,阮大铖大兴同文之狱,以“拥戴疏藩、谋为社稷” 灭族大罪,搜捕钱澄之等人。于是缇骑四出,鸡飞狗跳,钱澄之变姓名,逃吴市(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妻子方氏在家乡也被通缉,无处可藏,只得携幼儿幼女,东逃武塘(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寒冬腊月,小船上夫妻相见,神色凄楚,彼此憔悴,几不可识。后与方氏并子女藏匿于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好友钱仲驭(名棅,字仲驭,号约庵。嘉善魏塘镇人。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家暂住。
      乙酉(1645年),清军占领扬州后,很快破镇江,取瓜州,直抵南京,守卫南京的二、三十万官军纷纷降清。五月,清军顺利进入南京城,弘光帝逃到芜湖,很快成了俘虏并被押解至北京处死。是年六、七月,阮大铖就开始了降清的准备,他与先期已降清同僚书信往来不绝,提前一年做了清军的卧底。但最终还是在为清军卖命的途中野死丛山(为清军带路死在福建仙霞岭),落得个千古骂名的可耻下埸。
      这一年,是阮大铖行将灭亡、穷凶极恶、猖狂一跳的一年,对钱澄之一家来说,也是蒙受巨大灾难开始的一年。是年春,阉党阮大鋮们追捕异己益加严紧,钱澄之一家不得不移居城外一孙氏宅后。为生活计,钱澄之在嘉定幕府打工,看到官报通缉追捕,遂向县令请假脱身,已决计降清的县令钱默不许,欲逮捕钱澄之献给阮大铖邀功请赏,情势十分危急。钱澄之书写个字条悄悄交付家童,嘱其出去火速找到钱仲驭。钱仲驭、姜如须等人闻信,立即进衙,与县令周旋,设计让钱澄之逃出。钱澄之出了嘉定府,只得改換服装,混迹于吴江。
      此时,清兵已占领杭州城,贝勒欲派兵回师清剿苏、扬抗清势力。三吴鼎沸,纷纷组织义兵,准备抵抗。钱仲驭等也组织了一支义军,钱澄之参与其中并帮助策划,他们还和云间的陈子龙、徐孚远取得联系,相约共同起事。但是由于义军是一群大多没有任何作战经历的农民组成,有的甚至还想在混乱之际谋得个人私利。再加上义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更谈不上有组织完善的领导机构和人员、周密的计划部署。钱仲驭按排钱澄之守护陆上供给,自己则率领义军与清军对阵,先是败走震泽,转而谋求间道入闽。
     八月十七日,义军队伍的船队在汾湖中突遇清军,清军一阵炮击,义军的船只纷纷起火沉没。清军对尚未沉沒的船只逐一搜寻,他们迫近钱澄之夫人方氏所在船只,上得船来,举刀见人就戳,方氏手牵幼儿怀抱幼女,从船头趋避船尾,清兵追急,方氏毅然怀拥两幼儿纵身跳入湖中(事载明史)。方氏死后身上检得绝命诗一首:“女子生身薄命多,随夫飘荡欲如何?移舟到处惊兵火,死作吴江一段波。”钱澄之哭泣和曰:“震泽屍浮通市泣,汾湖诗出万人传。” 是说汾湖人民对方氏节烈虽死犹生的赞叹。这次灭顶之灾,钱澄之家破人亡,仅自己与长子法祖躲过一劫。   
                                                                                二、死而复生
      震泽殉难之后,钱澄之在朋友徐养心及沈犹龙等人帮助下,草草收敛夫人,存柩于一个多年失修的普济寺中,又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先走浦城,又改由水道乘船至闽溪。进得闽城,适逢冢宰(吏部尚书)曾樱主持考官,钱澄之仓促应考,名署第一,授延平推官。
      1646年,时局急剧变化,南明小朝廷东搬西迁,漂移不定。八月十五日,延平又成了朝廷行在的办公地。钱澄之朝罢被派下乡征收军响。到了贡川(今福建永安市北的贡川镇),嘱县令以现有库存物资解赴汀州(旧时福建五大州之一),县令不从,要钱澄之随同投诚清军。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势置钱澄之十分危险的境地。他沉着应对,紧急解散吏役,趁一黑夜与随行老吏奔往汀州。到达归化胡枋村时,又闻汀州已破,朝廷又逃他处,钱澄之只得到沙县度岁。而此时的沙县已乱成一团,一些匪徒假借义兵名义大肆掠夺,其为首者罗琏,勾结江西土匪刘秋突然闯入钱澄之住处,掠其所有,用绳索将他捆绑严实,因病颠簸未停的钱澄之,身体极度虚弱,晕到在地,土匪准备天明斩杀,以镇民威。情况万分危急!钱澄之身边一役吏,混乱之中逃出宅第,上街奔走大呼:“土匪要杀钱推官了,大家快救人啊!”因钱澄之往来沙县较多,他的诗歌广被人们传诵,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诗人,于是全城百姓噪呼援救,土匪虑及人少,害怕杀了钱澄之难以出城,于是弃之而去。及众人帮助解开绳索,喂些汤水,钱澄之半夜方才苏醒过来,这一回,他再次捡得一条性命。但至此一病三个多月,亏得好心的民众轮番护理与救治,才让他再次大难不死,死而复生。
                                                                                   三、殿試第二
      1649年,是钱澄之一生中最为得意、最难忘怀的一年。这一年他凭个人的才华,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与理想,使得他的政治抱负达到颠峰。
      其时南明朝廷的永历帝虽逃居南国一隅,但对时局尚报幻想,期望他的臣民与军队能长期与清军分廷抗礼。因此他对朝廷官员还想通过变革来提高办事效率。他仿用殿试之法来聚集人才,为其所用。而钱澄之此时亦由正统思想反对异族入侵,到国破家亡,被逼至复明反清的绝路。尽管他也知道希望渺茫,但他别无选择,生为明臣,死作明鬼,他与永历帝已在同一条失去动力的大船上了。
      这年九月,在端州(今广州肇庆市端州区)行在的朋友李我贻,写信给时在广州的钱澄之,告诉他永历帝将择日临轩取士入馆,接书速还。他从羊城赶到端州,留守(朝廷大臣)瞿稼轩已推荐钱澄之于入围名单。初试后,永历帝闻知考试有弊,遂决定亲试。年终腊月二十四日,永历殿试正式举行,参试者皆为朝廷三品以上大臣所举荐,共十数人。殿试中永历帝亲临殿上,由当值官逐一唱名,跪奏履历、籍贯,审定参试者资格。而后钦定试题,“移‘论语’题于‘中庸’前。”自上午一直持续至午夜,帝均不离其位,考试结束,封卷由侍臣带回宫中。二十五日下午,帝会同辅臣阅卷毕,取前八名入仕,钱澄之时名秉镫,名冠第二。
      敕曰:“此朕特典,与考选不同。敕内阁、吏部:朕亲试取中刘茝、钱秉镫、杨在、李来、吴龙祯、姚子荘、涂弘猷、杨致和等八员,著即授翰林院庶吉士官,特谕。”
      时永历帝身边专事诰敕(拟写圣旨)的官员所拟诰敕,帝皆不甚滿意。辅臣山阴以十数份敕题命诸庶吉士即刻成稿呈上,钱澄之凡十一敕呈进,山阴阅毕大喜曰:“怎么这些诰敕在你手下竟字字得体啊!”旋即奏上,上以专诰敕奉属矣(专拟圣旨官),于是,钱澄之以庶吉士承乏诰敕,随帝舟行,不离左右。
                                                                  四、智脱虎口
      1651年,永历帝朱由榔继续西逃,离其最后灭亡已不到几年时间了。其逃奔速度之快,钱澄之步旅无法跟上。此亦天命使然,脱离行在的钱澄之,与肉体灭亡开始拉开了距离,为其后半生四十多年的艰难岁月与文学建树,又奠定了重要基础与可能。尽快辗转回乡,成为钱澄之无可奈何亦是唯一选择。
      初春二月,清兵占领梧州(今广西梧州市),复自三家村进山扫荡,清剿残余明军。钱澄之欲间道粤东,经福建而北归。路上遇着怀集县(今广东肇庆市北的怀集县)典史乘轿而过,手下皂役皆持白刃,相遇诘问,与钱澄之同行者众,语多不合,遂为典史所拘。随行到一保长家投宿,交谈间,典史得知钱澄之是个诗人,尚礼待之。在搜寻行李时,典役尽获入内。钱澄之说:“你放我行,所有行李悉以相赠,但留被袱和一些路费也就行了。”典史许诺。典史身边三四人皆楚人,都认识钱澄之,独一关东刘姓者狰狞可畏,与钱澄之同行的甘尚玄与之细谈,暴露了钱澄之的真实身份,典史大惊,遂不放行。钱澄之见其突变,急叫长子法祖携被袱先走。同时稳住典史说:“我知君不见放,但甘翁同行可以放吧?”典史说:“可以。”于是钱澄之密语甘翁:“你弃自己服装,穿上我的衣服,衣中有点路资,找到我儿子同行。”第二天钱澄之与典史同行,一个挑夫问道:“先生许多行李,可有金银几何?”钱澄之轻声对曰:“银不多,数百两耳;金珠倒有不少。”其实子虚乌有,意在设计离间他们。那个关东姓刘的说:“珠宝都在典史身边那箱子里吧?此人没良心,带你走沒安好心,你趁早逃走吧。”钱澄之说:“他不过解我到马老爷处,我正要去,何必逃呢?”趁机又问刘姓:“你得金银几何?珠几颗呢?”那人说:“他们分了许多,我只分得一口刀。”钱澄之进而说:“你错了,楚人其实很虚弱,昨天我的手下数人不敢与你们争斗,主要是害怕你。那些财物应多分些给你才是,他们凭什么多得多分呢?”听到这里,姓刘的气愤异常,因对钱澄之说:“你还是早点逃走吧,此人贪财,决不肯把你解到上司那里,他要半路上对你动手,谁人为你伸冤?”钱澄之说:“我即要逃,你们追之,倒好借口动手。”刘说:“我不追你,谁来追你,他一个人能追你吗?”钱澄之继而与另三人语,亦以挑之,三人语与刘同。至此,钱澄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知可脱身,于是让从役立即做饭,与典史边吃边谈,从容自若。饭毕,趁催夫役行路之际,目授他们逃入树林深处藏身,自己亦即闪身不见。楚人搜之不得而回,刘姓四人果然不参与搜寻。
       此次钱澄之身陷虎口,情形万分危急!不若他智慧超人,设计离间,沉着应对,其后果不堪想象。
       脱离虎口之后,钱澄之一行反向而行,中道又巧遇儿子法祖,悲喜交加,遂同入粤东,过羊城,由陆路改水道,抵梧州。归心似箭的他,不敢随便停留,几乎日夜兼程,至南安(今福建泉州南安市)后,随即乘船至吉安(今江西吉安市),到了樟树镇,行资已经耗尽,他不得不改陆路步徙,到达福建省。在邵武宝莲庵  喜遇乡僧岺伯,住数月称作休整,岺伯赠与僧服和一些路资,又起程过寿昌(今杭州建德市寿昌县),搭船至逆江而上,腊尽岁终,舟抵江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江村麦园庄。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