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至9日,全国公安机关深化刑侦改革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对会议召开作出了批示,安徽省公安厅、合肥市公安局、芜湖市镜湖公安分局和枞阳县公安局城区责任区刑警队分别在会议上作了经验发言。来自公安部、31个省(直辖市)和建设兵团的近200名公安机关领导出席会议,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徐立全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据了解,1996年以来,我省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和改进刑侦工作,刑侦业务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2006年,全省破现行刑事案件起数比改革前的1997年上升近3.5倍,逮捕数、移送起诉、劳教数分别比1997年上升61.2%、68%和84.4%。今年1-10月份,全省破现行案件64310起,逮捕20872人,移送起诉26368人,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1%、3%和13%。在1999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的网上追逃、“打拐”、指纹破案会战、侦破命案、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中,我省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位于全国先进行列。相继破获了“皖豫苏鲁系列武装绑架案”、 “3.25”特大走私贩卖文物案、合肥市“5.5”网吧爆炸案、滁州市“1.28”爆炸抢劫银行案、萧县“5.15”杀害民警案等一大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摧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4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926个;1999年以来公安部、省厅挂牌的184起案件,破获150起,其中公安部挂牌的13起破获12起;2004年以来现行命案破案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全省办案质量总体成绩名列全国前列,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据省统计局调查结果,2006年我省群众安全感为92.5%,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一直以来,安徽总警力及万人民警数均排在全国后位。但我省公安机关坚持走依靠走科技强侦、信息强侦、人才强侦之路,不断增强公安机关的“软实力”,近几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通过中央政法补助专款和自筹形式,投入在刑事科学技术硬件建设资金约1.8亿元,形成了以省厅物证鉴定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以县级刑事科学技术室为基础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体系。在系统建设上,建成了“两级建库、三级查询、全网络运行”的省、市、县三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建成155兆的公安二、三级主干网,基层所队全部接入公安四级网,协同办案系统、综合查询系统和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已推广应用到所有基层所队,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平台,全省百名民警拥有联网注册计算机80台。在信息化应用上,形成了“芜湖经验”并在全省推开,民警利用信息破案、追逃蔚然成风。2006年,全省公安机关利用信息主导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分别占到总数的35%和22%。目前已有刑侦专家15名,公安部入库青年技术人才30人,省级青年技术人才126人,逐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刑侦人才队伍。
我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派出所改革和刑侦改革同步进行,以人口信息管理、派出所基础信息管理、旅馆业治安管理、枪支和爆炸物品管理五大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构建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格局,打造治安管理数字化警务信息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加强了对实有人口、行业场所和重点危险物品的管理,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掌握的了,控制的住。同时,针对突出治安问题,相继组织开展了“查禁毒鼠强”、“治爆缉枪”、“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专项行动,有效控制了犯罪源头,挤压了滋生诱发刑事犯罪的空间。以“六张网络”为基本框架,构建以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公安基层所队为基础,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社会保安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多种治安防范力量积极参与,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了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提升了打防控一体化水平。2004年以来,全省通过抓获现行和追缉堵截破案1.4万起,占破案总数的7.6%;通过治安监控系统抓获犯罪嫌疑人2140余名,破获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合肥“6.18”系列飞车抢劫案及芜湖“10.15”杀人碎尸案等一批大案要案。派出所“追逃”数量今年首次位居各警种首位。
同时,10年来,全省刑侦部门立集体二等功以上的有260多个、个人二等功以上430多人(次),6人被追授二级英模以上荣誉称号,2人被选为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代表,涌现了以被国务院授予“打黑尖兵”荣誉称号的省厅打黑除恶专业队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视频慰问的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