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枞阳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集各方之智,聚发展合力,全力推进集中区建设。
该县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园区建设模式,在县域内东部合铜公路沿线以南、汤谋公路沿线以东、长江以北的三角形区域,包括横埠镇、汤沟镇、老洲镇、周潭镇,规划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的集中区,着力打造“三大产业板块”。沿江重点建设船舶制造、重型机械、有色金属、新型化工、港口、物流产业板块;沿京台高速重点建设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新兴重化工业板块;沿普济圩农场的三分场、四分场重点建设生态产业板块。在此基础上,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迎接各类投资主体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建设“园中园”、“托管园”、“共管园”。通过“以地共建,以土地换合作,以发展空间换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按照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该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立足现有6大产业园区和1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坚持在承接中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建材、造船、采掘冶炼、新型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谋划一批有牵动性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推进集群式承接和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培育2至3个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为加快与长三角地区体制机制的对接,该县建立“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推行“保姆式”服务、贴身式服务、全程代理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正着手引进东莞银行在该县设立支行,组建枞阳农村合作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同时,充分利用该县在长三角等地20万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人才培训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