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谈点看法
房地产业上下游涉及的产业门类多,关联度大,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当经济平稳运行,各行各业均衡发展,房价收入比在7-10倍之间时,发展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当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业,投机、投资气氛浓厚,房价象多米诺骨牌那样被层层推高,就要注意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对其它行业的挤出效应和崩盘带来的风险。就拿南京的房价来说,南京一般双职工家庭的年收入约5万元左右,购买一套城区70平方米的住宅,按9年的年收入比计算应当在45万元,也就是说每平方米6400元上下,但目前的情况是二手房已达到每平方米10000元,新房每平方米13000元以上,房价确实高了许多,泡沫较大。那么如何来限制过高的房价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讲,在思想上要认清当房地产价格脱离老百姓的购买力时,不能再把房地产业当成所在地的支柱产业来抓,不能靠卖地来搞财政收入,而要采取各种手段调控房地产,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行业的发展上。买房,搞大量的几十年的按揭贷款是寅吃卯粮的行为,挤压了以后的其它消费,使消费结构不合理。贷款比重大又加大了银行的风险。按理来讲,应该是先有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老百姓有了工作,有了积蓄才会去改善住房,而不能靠老百姓盖房子挣的工钱收入去买房子,本末不能倒置。
2政府的卖地收入,一半以上必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廉价房和廉租房,廉租房可以租给特困企业的职工、失业人员、新就业尚无多少积蓄的大学生和表现优秀的农民工。其余的收入用来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允许拿卖地的钱搞形象工程或给公务员乱发车贴、补贴。费用的支出必须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并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3打击囤地、捂房现象,对拿地两年以上未投入建设资金的30%,要追究买地人的责任,问题严重的要收回土地。买地六月内要付清购地款的50%。土地分拆拍卖,单幅地快不超过200亩。
4打击哄抬房价,对隔月涨幅超过10%的房产销售进行核价报批制,每个城市都要对房价前十名的开发商房屋定价进行核算,所得利润越高交纳的所得税也越高,剥夺开发商哄抬房价销售的超额利润。核价由房管局、物价局等职能部门会同人大代表共同监督执行,检查结果刊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
5、用税收杠杆鼓励开发商盖适合普通百姓收入水平的50-80平方米小户型住房,或者在土地拍卖时就提出附加条件。
6、近阶段暂时不批准房地产企业在国内上市和在股市融资,也不允许央企搞房地产投资,有投资的限期退出。
7、银行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取消优惠利率。采取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放开准入条件,鼓励开发商资本逐步退出过热的房地产行业。
目前经济尚未走稳,外贸仍然不振,主要的经济活动还是表现在以房地产开发为代表的工程建设领域,对房地产的调控只能是温和的,渐近的。慎用收物业税的方法来调控房地产的价格,因为房地产的消费是一笔很大的消费,能拉动许多行业的发展,有钱人主要用自己的钱投资房产对拉动内需有利,完全可以随他去,如同有的人爱好集邮有的人爱好收集磁卡一样,但不允许拿银行的前做投机。为解决就业,我们还要鼓励开发商拿出钱来进行正确的投资,银行还是要放出小额贷款给二套购房者,用今后的消费支撑现在的经济。为救企业和解决就业,国家可以采取娃哈哈集团宗庆厚先生提出的发一万亿消费券搭配居民的钱进行消费的方式进行操作。这种方式消耗资金少,银行坏帐少,救企业范围广、速度快,且能打持久战,比大规模的搞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消耗资金少且见效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