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猛“恣蚊饱血”故事 元代郭居敬编辑《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中,有一首《恣蚊饱血》诗。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精神的通俗读物。是从历代二十四个孝子的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中,最感动人的行孝故事中收集而成的。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晋朝吴猛,为历代最有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他幼年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猛父亲常常被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然小,但非常有孝心。他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叮咬,吸自己身上的血,以此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去咬他的父亲。 八岁孩童的想法很天真,看起来有点好笑,但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他的做法不可取,但在幼小心灵中表达对父母的爱,已经到了极点,做出了这种人们预料之外的“痴傻”行为。也从一个孩童的心灵折射出人性的纯真一面。这种骨肉之情的孝,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反映了这颗幼小的童心是多么纯洁啊!
近来,我翻开《麻溪吴氏宗谱》,看到十一世族祖、明代太史公吴应宾撰写的《得姓以来周秦汉唐世系图说》一文,其中有这样记载:“成王便项之裔,皆有吴猛而得道之猛,尽室上升,不应复有人间。嗣续遂谓得道者,成王之裔,非便项之裔也。岂番阳谱中不载,彼猛之所出耶。又六传至良,隋唐间为歙令,遂家歙之问政山,子义方因之,新安之有吴氏。盖自良公令歙昉也。今按左台公家谱图而表之,自公子友以国为姓,至义方厯世三十有九,而左台御史以生吴宗复振”。 晋代吴猛,六传到隋唐吴良,在歙县当县令,后传有左台御史吴少微。原来,吴猛还是我的祖先。 据史料记载,吴猛仕吴为西安令(阴安令)。性至孝。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吴黄龙(230年)中,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后又转拜许逊为师,流传着有许多精彩传奇故事。有著作郎干宝感其异,作《搜神记》行于世。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封吴猛为真人。为净明道信仰体系里十二真君之一。 孝能感动上帝,吴猛后来得道升天。人们用各种传奇故事,希望至孝之人会有好报,意在宣传孝道至上的道德精神。今天的人们不可无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