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10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09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任务,通报了2009年度对县(市、区)教育局主要工作考核情况并进行了表彰。
会议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科学谋划新一轮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之年,是教育的改革之年。2010年重点要抓好七项工作: 一是抓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贯彻及我市“十二五”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二是抓好教育改革。要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为契机,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总结推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年来的经验和成果,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三是抓好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逐步解决因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导致的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坚决防止城镇区域内“择校风”抬头。加强教育民生工程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672个留守儿童之家,完成加固重建校舍141.07万平方米任务,资助200名考取“二本”以上应届贫困大学生。全市要累计完成650所小学、125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任务。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建立区域对口、学校对口、教师对口的合作交流机制,研究制定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办法,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遏制义务教育择校行为,将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指标的70%分配到初中学校。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体系建设,80%以上的乡镇应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应达到50%以上。 四是抓好素质教育。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深化课堂改革,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推进增效减负工作。加强德育工作,形成梯次递进德育结构:中小学重点开展公民教育、感恩教育和礼仪教育等主题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文明习惯;中职学校重点开展以敬业和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百所特色文化学校评选,继续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把科技、艺体美龄前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艺体美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五是积极呼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抓好职业教育。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和创建工作,加大中职招生和就业工作力度,做好普职招生宏观调控;要根据产业转移、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确定好重点专业,特别是要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急需的石油化工、纺织、汽车零部件、商贸物流等人才能合理设置专业;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办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中职学生技能培养培训力度;建立辐射本地和发达地区的就业网络,力争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 六是抓好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长岗位提高培训和研修培训,完善领导干部督导评估机制,将中小学校长履职情况的考核纳入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之中,继续推行校长任期制,启动市直学校校长第二轮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校长流动机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严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的“正”“反”两手来加强师德建设,今年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整治有偿家教、有偿集体补课,做好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评选工作。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开展机关全员绩效考核和对各科室年度工作考核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务实高效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七是抓好办学行为的规范。严格学校收费管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形式的教育乱收费。规范招生考试行为,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重点班、实验班等。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的维稳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与纠纷,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努力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会议强调,教育系统各部门对上要积极做好政策、资金、项目的争取工作,要积极反应基层的意见与建议;对下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将工作中心下移,大兴调研之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强化机遇意识,认真把握2010年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市教育局童学军局长还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开发区教育中心主任、市直各校校长签订了学校安全责任书目标责任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