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46|回复: 14

慢性腰肌劳损是怎么产生的??

[复制链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发表于 2007-11-16 21: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性腰肌劳损是怎么产生的??
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点:
(1)积累性损伤:腰部肌肉韧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可经常受到牵张,受力大而频繁的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这种腰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较长时间坚持某种姿势。
      (2)迁延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致使腰部功能减低且易出现疼痛,患者常感觉腰部无力,阴雨天则腰酸背痛,长时间持续不愈。
      (3)腰肌筋膜无菌性炎症: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等,有人称之为无菌性炎症。
      (4)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缺陷,可导致腰背组织劳损。体弱、内脏病变也会使腰背部应激能力降低。妊娠晚期腰部负重增加也容易产生劳损。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预防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困难,重在预防。
(1)保持良好的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正确的姿势应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在儿童和青年发育期,尤其是学龄儿童保持良好姿势最重要。对于姿势不良者应及时纠正。当下肢或骨盆出现畸形或活动障碍时应纠正。
(2)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状态。肌力强、韧带弹性大者,发生劳损的机会少。
(3)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劳动时间过长,改善体力劳动条件,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或采用围腰保护腰部。注意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
(4)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加强治疗,病后初愈、妊娠期、分娩后、月经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急性腰扭伤患者应彻底治疗。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腰肌劳损应如何治疗?

慢性腰肌劳损虽然发生原因不同,但都应以加强肌力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为佳。如病人肌力强,组织健康,由于不寻常外力的作用所致者,应在消除外因的同时采用理疗,痛点注射、针灸和药物治疗。若病人肌力差,韧带弹性差者,应在加强锻炼的基础上采用太极拳、理疗、药物等,避免过多负重及弯腰劳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消除致病因素:如劳损原因为工作姿势关系,应针对原因改变条件和改善劳动体位。
(2)加强锻炼:增加有针对性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保健体操等。
(3)休息与固定:腰骶部慢性劳损病人有剧痛时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围腰制动,或用宽腰带加以保护。工作时可配围腰,以减少腰肌牵拉,但每天必须解除腰围,作腰背肌及腰肌锻炼。
(4)改善血液循环:利用按摩、牵引、局部透热、离子导入、超短波、音频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5)止痛:对有局限性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
(6)针灸和中药:针刺、拔火罐有一定疗效,可缓解疼痛,中药以祛邪扶正为主。
(7)止痛解痉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在疼痛时可用,但勿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退着走”能治疗慢性腰痛吗?

“退着走”就是连续地向后退着走路,在晨起锻炼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退着走”。慢性腰痛很多是因为腰部肌肉力量、韧带强度不够,腰椎稳定性差引起的。 “退着走”的锻炼可增强腰背肌群力量,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在退着走的时候,腰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地改善,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退着走”动作简单易学,中老年人可根据个人情况,掌握活动量,下面介绍两种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叉腰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4指在前。拇指点按腰部双侧“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 5寸处)。动作:退着走时先从左腿开始,左腿尽量后抬,向后退出,身体重心后移。先左前脚掌落地,随后全脚着地,重心移至左腿后再换右腿,左右腿交替退着走。每退1步,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穴1次。
(2)摆臂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目平视,双臂自然下垂。动作:双腿动作同叉腰式,退着走时双臂配合双腿的动作进行前后摆动。
“ 退着走”锻炼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20分钟,一般以每次锻炼后,稍事休息,疲劳感即逐渐消失为宜。场地要选择平坦、无障碍的地方,锻炼时要尽可能挺胸,尽量后抬大腿。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

中医病名咳嗽,痰饮,咳喘。定义及释义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病 因中医病因本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急性发作期,大多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以致咳嗽反复发作;或因久咳不已、反复发作,或因年老体虚,肺脾肾气虚,水津不布,痰饮内停,阻遏于肺,引起长期咳喘,或因吸咽、饮酒等因素伤及于肺,进而形成本病。病变经久不愈,则肺脾损及于肾,故病情严重者常伴有气喘不能平卧,动则尤甚等肾不纳气之候。西医病因1.理化刺激:大量资料表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关系。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化学气体中二氧化硫与本病关系尤为密切。此外,大气中的化学毒物,粉尘与刺激性烟雾等也都能促使发病。2.内在因素: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低下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组织退行性变和免疫功能低下时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3.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患者痰中最常见的细菌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四种。尤其是后二种,目前认为它们可能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原菌。病毒感染对本病的发作亦有很大关系。在慢支急性发作期分离出的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支原体等是引起感冒进而激发本病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呼吸道上皮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4.过敏因素:经过敏因素初步观察,如细菌感染的代谢产物,某些吸入物(霉菌孢子、杀虫药、化学气体等)、气温、气压等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个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哮喘型,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一般都较高;另一些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组,并发现重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组织内IgG含量增加,提示与Ⅲ型变态反应也有一定关系。大部分患者在严寒季容易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受冷后立即发病。寒冷的空气能引起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对寒冷的过敏反应和呼吸功能调节障碍也是重要原因。流行病学本病为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在我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病机探微慢性支气管炎在病机上主要反映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失衡,同时又因痰、火、瘀等因素的参与而愈加复杂。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在正常情况下,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为气机出入升降的通道。风寒热燥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被束,失其肃降而发病;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灼津生痰,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病久不愈,肺气愈伤,正气无力御邪,则外邪又易复犯,以致迁延日久,缠绵不愈。脾主运化,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为痰,湿痰上渍于肺,影响气机的通畅而见咳喘,咯痰等症。肾主纳气,肾阳亏虚,气失摄纳,命门火衰,津液输化失司,肺气升降受阻,气化功能失常,水气不能宣化,为痰为饮,阻塞气道;肾阴亏损,虚火内炽,灼伤肺津,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咯痰。古人所谓:“肾为生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说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致本病。痰、火、瘀既是脏腑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直接或间接致病的因素。无论是外受燥热之邪,或寒郁而化热,或五志过极,饥饱劳倦伤及脏腑致功能失调所生内火,皆可与痰湿等结合形成痰火,火热壅肺,痰闭肺络而发病。久病多虚多瘀,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血脉和推动血液运行;或因寒邪客入血脉,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皆可形成瘀血。病理生理学本病在急性发作时常有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粘膜上皮和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的浸润。腺体分泌功能亢进,粘液腺明显增多。由于粘膜上皮的再生修复能力较强故损伤不严重时尚易复原。但如反复发作,可引起粘膜上皮的局灶性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纠毛上皮细胞有同等程度损坏,纤毛变短,参差不齐或稀疏脱落。支气管壁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和纤维增生。支气管粘膜发生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严重者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也遭破坏。细支气管的软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与变性,部分被结缔组织所取代,细支气管壁的支撑力明显减弱。粘液和炎症渗出物易在支气管内潴留,因而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诊 断中医诊断辨 证:慢性支气管炎依其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久病必虚,故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①外寒内饮:证候: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证候分析:外有表寒里有水饮,外寒引动水饮,上逆射肺,肺气不宣,故咳嗽气喘,痰多泡沫;表寒外束,郁闭肺卫,故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重;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饮溢于肌表,故见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乃为寒饮内盛之征。②痰湿内聚:证候: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证候分析:痰生于脾,上渍于肺,痰湿聚于中焦,寒从中生故咳嗽痰白而粘;痰湿内停,中焦气机受阻,故胸脘满闷、纳差腹胀。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偏盛之象。③燥热伤肺:证候: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候分析:燥热伤肺,津液被烁,故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燥热伤津,故鼻燥咽干;咳甚伤络,气机不畅,故胸痛;燥邪伤肺,肌表被束,故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均为燥热之象。(2)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①脾肺两虚:证候: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证候分析: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失所主,故气短而喘;脾虚不运,故胸脘痞闷,纳差便溏;肺气本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肺气更伤,痰湿转盛,故咳痰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亦为肺脾两虚之征。②肺肾两虚:证候: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候分析:咳嗽久作,肺病及肾,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呼多吸少;动则耗气,故喘息更甚;肾阳虚不能蒸化水饮,聚而生痰,故痰稀色白;阳虚不能温养于外,故畏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亦属阳衰饮聚之征。若真阴不足,阴不敛阳,气失摄纳,故见一派阴虚之象。西医诊断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2.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病等。分型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2项症状。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呜音。分期1.急性发作期:1周内出现脓性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症状任何1项加剧至重度,或重症病人明显加重者。2.慢性迁延期:指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期症状1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3.临床缓解期:指病人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不足轻度,维持2个月或以上。病情判断标准1.症状、体征判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1)咳嗽:轻度(+1):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中度(+2):症状介于轻度(+1)及重度(+3)之间。重度(+3):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2)咳痰:少(+1):昼夜咳痰10~50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25ml。中(+2):昼夜咳痰50~100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26~50ml。多(+3):昼夜咳痰100ml以上,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0ml以上。(3)喘息:轻度(+1):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及活动。中度(+2):病情介于轻度(+1)及重度(+3)之间。重度(+3):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4)哮鸣音:少(+1):偶闻,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中(+2):散在。多(十3):满布。实验室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X线,肺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作为病情、疗效判断的参考。临床病情程度的判断  按就诊时之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任何一项够重度者为重度;中度者为中度,均不足中度者为轻度。诊 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症状。在排除心、肺其他疾患后有慢性咳嗽、咳痰连续两年,每年两个月以上者;或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根据发作时支气管痉挛的存在与否,病又可分为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两型。根据病程临床分为三期,以便治疗有所侧重。(1)急性发作期:只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性痰,痰量明显增加,可伴有发热等各种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病人明显加重者。(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症 状: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多数隐潜起病,初起多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后则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有时痰中可带血,一般不致大量咯血。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咯痰,而以秋季为剧。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本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尤其老年体弱患者,排痰功能很差,易并发支气管肺炎。由于反复感染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少数患者可并发支气管扩张。体 征: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大多数在肺底部可听到湿性和干性罗音。有时咳嗽或咳痰后消失。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听到哮鸣音,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长期发作的病例可有肺气肿体征。影象诊断:X线检查:早期往往阴性。随着病变的进展,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X线片上可发现两肺纹理增加,呈条状或网状,下肺野多于上肺野。发展至肺气肿时,则肺野透亮度增加,膈下降且平坦,活动减弱,肋间隙增宽等。实验室诊断:(一)肺功能检查:早期无明显改变,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闭合气量增加和最大通气量及1秒钟呼气量减低,经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若并发肺气肿时肺功能测定则有较大的帮助。(二)痰培养:可分离出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等致病菌。急性发作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增高。喘息型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鉴别诊断1. 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精神萎靡、咯血等症状;咳血和咳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有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痰结合菌检查可为阳性。应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老人患肺结核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长期不易被发现。2.支气管哮喘:起病年龄较轻,甚至幼儿期发病。常有过敏性疾病的个人或家族病史等。支气管哮喘在后期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虽有一定的困难,但治疗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支气管哮喘呈发作性,在缓解期可毫无症状。3.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起病年龄多较轻,痰量较多,并呈脓性,病程中常反复咯血,两肺下部可听到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两肺下部支气管阴影增深,病变严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4.心脏病:由于肺郁血引起的咳嗽,常为干咳,痰量不多。详细询问及检查患者可发现有心悸、气急,口唇紫绀,双下肢浮肿等心脏病征象。体征、X线和心电图均有助于鉴别。预 后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预后尚好;急性发作期如果治疗不当,失治、误治,常可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损害,则预后较差,甚至迁延不愈。并发症(1)阻塞性肺气肿:为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这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等诱发,进而变演为本病。(2)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患者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痰量增加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检查,两下肺野有斑点状或小片阴影。(3)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扩张部分多呈柱状变化。治 疗中医治疗治法与方药:(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①外寒内饮: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中蠲饮,散寒降逆;配五味子,以防肺气之耗散,佐以白芍协同桂枝调和营卫;并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外散风寒,内除水饮,表里双解之功。如胸闷苔腻加白芥子、陈皮;痰郁化热减桂枝、干姜用量,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身热不解亦可加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②痰湿内聚:治法:温阳健脾,化痰平喘。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温阳化饮,与茯苓相伍,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以益气和中,半夏、陈皮以理气燥湿化痰。加杏仁宣肺止咳。③燥热伤肺:治法:辛凉清肺,润燥化痰。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方中桑叶、杏仁,宣肺止咳;南沙参、麦冬、知母,既能清热润燥,又能滋液养阴,与前药相合,有润肺止咳之功;桔梗、甘草,利咽生津;枇杷叶配杏仁,润肺降逆。(2)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脾肺两虚: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方药: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健脾补肺;防风配黄芪,祛邪而不伤正,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再配陈皮、半夏、茯苓、苏子,化痰降气平喘。诸药共奏,补肺健脾,益气固表,化痰平喘之功效。②肺肾两虚:治法:补益下元,纳气平喘。方药:生脉散加味。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补肺养阴。偏阴虚者,与六味地黄丸合用。以山芋肉、诃子肉、山药,滋阴敛液;功劳叶、银柴胡、炙鳖甲、乌梅,滋阴退热。偏阳虚者,与肾气丸同用,以附子、肉桂、核桃肉、紫石英、补骨脂、沉香、补益下元,温肾纳气;熟地、茯苓、山芋肉、泽泻,补养肾阴。共成温补肺肾之剂。雾化吸入:用鱼腥草、白毛夏枯草、野菊花各500g,加水后2次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微摇匀,加入氯化钠8.5g,然后过滤、分装、封口。用雾化仪口腔雾化吸入治疗,10次为1疗程。每次用本品10ml。中药:(1)固本咳喘丸,  40粒;每日2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咳喘者。四佛合剂,  20m1,每日3次,1月为1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治疗。十味贝砂散,  5g,每日3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化痰平喘片5片,每日3次,7日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复方蛤蚧散,  8g,每日2次,分别在秋末、春初服用。主要用于喘息型老年性支气管炎。百合固金丸,1丸,每日2次,适用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者。消咳喘,20ml、每日3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息喘平胶丸,6~8粒,每日3次,适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安喘舒片,4~5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控制后,病人体虚。(2)瓜蒌仁20g、川贝10g、杏仁10g、苏子10g、半夏6g、桑叶心、麻黄各1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痰多者。(3)佛手、姜半夏各6g,砂糖等分。水煎服,治慢性支气管炎湿痰咳嗽。(4)扁柏10g、冬瓜皮10g、豆腐1块。用开水煎出味后服下,每日1剂。治慢性支气管炎。(5)夏枯草20g、法半夏10g、代赭石30g、车前草3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炎久咳气急痰多。(6)瓜蒌皮10g、莱菔子6g、白芥子6g、板兰根10g、沙参10g、杏仁10g、苏子1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迁延期。针灸:1、体针:取孔最、丰隆、肺俞、定喘、中喘、膻中等穴。耳针可取神门、平喘、肾上腺。2、艾灸:用艾条温和炙足三里各式各样10分钟,石门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起床及睡前各式各样 1次。10天后改为每天1次,常年不断。3、穴位敷贴:常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每次以三分之一药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分摊末6块直径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 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双侧)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每隔 10天贴1次,于初伏、中伏、晚伏各1次,共3次,连贴3~5年。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预防作用。西医治疗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可结合痰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1)青霉素族与链霉素合用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2)红霉素与氯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3)严重感染时选用氨苄青霉素2~4g/日、头孢氨苄2~4g/日、头孢拉定1~2g/日分4次口服。用药三日后,病情无改善,可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4)反复感染患者,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复方SMZ(剂量为治疗量一半)持续用药,预防性治疗可减轻发作和缩短疗程。(5)祛痰镇咳药物:合理使用镇咳祛痰药物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一般咳嗽药水如氯化铵、棕色合剂,鲜淡竹沥每次10~20ml,每日2~3次。此外,止咳可用咳必清25mg;咳美芬10mg一日3次。(6)解痉平喘药物: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g,每日3次;喘定;舒喘灵2~4mg,均每日3次。慢性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痉挛时,应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症状;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如舒喘灵、氯喘、克仑特罗、美喘清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2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一般将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  (一)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 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空气具有过滤、加温和湿润的作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粘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或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存在分泌免疫球蛋白A(SIgA),有抗病毒和细菌的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支发病提供内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较高。  (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二、外因  (一)吸烟 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动物实验证明,吸烟雾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均易起感染。吸烟者易引起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和支气管痉挛,易于感染和发病。  (二)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在病毒和病毒与支原体感染损伤气道粘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从痰培养结果发现,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种为最多见。感染虽与慢支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说明为其首发病因。只认为是慢支的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理化因素 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慢支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故大气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诱发病因。  (四)气候 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支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季寒冷季节,尤其是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  (五)过敏因素 据调查,喘息型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因素而致病。综合上述因素,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气道存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的存在,长期反复作用,可发展成为慢支。如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鱼、核桃、鸡蛋和牛奶等九种食物被称为“脑黄金”

许多食物中含有健脑、补脑的成分,堪称食物中的脑黄金。
  鱼
  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首选食物之一。在鱼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的重要来源,可增强人的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能控制脑细胞的退化,延缓衰老。鱼肉还是优质蛋白质和钙质的极佳来源,特别是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3脂肪酸,对大脑和眼睛的正常发育尤为重要。
  核桃
  核桃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的健脑益智食品,希望孩子们一定食用。每日2~3个核桃为宜,持之以恒,方可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作用。但不能过食,过食会出现大便干燥、鼻出血等情况。
  牛奶
  是优质蛋白质、核黄素、钾、钙、磷、维生素B12、维生素D的极佳来源,这些营养素可为大脑提供所需的多种营养。
  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鸡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的功效。
  南瓜 
  南瓜是β-胡萝卜素的极佳来源,南瓜中的维生素A含量胜过绿色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C、锌、钾和纤维素。中医认为:南瓜性味甘平,有清心醒脑的功能,可治疗头晕、心烦、口渴等阴虚火旺病症。因此,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的人,将南瓜做菜食用,每日1次,疗程不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葵花子
  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E,使葵花子有一定的补脑健脑作用。实践证明:喜食葵花子的人,不仅皮肤红润、细嫩,而且大脑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言谈有条不紊。
  香蕉
  香蕉营养丰富、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香蕉又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钾离子的含量较高,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就含有451毫克的钾,常吃有健脑的作用。
  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有健脑的功能,海带等海藻类食物中的磺类物质,更是大脑中不可缺少的。
  芝麻
  将芝麻捣烂,加入少量白糖冲开水喝,或买芝麻糊、芝麻饼干、芝麻饴等制品,早晚各吃1次,7日为一疗程,5~6个疗程后,可收到较好的健脑效果。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11-17 0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若有时间,将文字重新排版一下,看起来舒服不累更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主题

1892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人,却是赤身露体而两手空空地来?

积分
13897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7-11-17 09: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路过,等有时间慢慢在看!
[move] 对与不对,由时间体会,热情的工作,勤奋的学习,真诚的做人,它会带给我成功的机会 [/m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828

回帖

2万

积分

六星会员

积分
24327

原创先锋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发表于 2007-11-17 19: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有心也很有才.我想聘你做版主,愿意屈就吗? [s:17]
①网中闲逛寻雅士,论坛翱游洗自心。
②本人原创文章,非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83

回帖

271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714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11-17 1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78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420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2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乍到,请多指点!
“枞阳县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620

回帖

5886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5886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11-20 2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真好!谢谢了!辛苦! [s:39]
氧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天使不是谁都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7

回帖

2363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2363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7-11-21 1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学习了
爺爺說:啝伱К!ss可以預防蛀牙ヤ我们dē目标S hì→ méiУǒ u蛀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5645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

微笑面对一切。

积分
25291

爱心天使勋章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11-21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慢性腰肌劳损应如何治疗?

引用第2楼吃亏是福于2007-11-16 21:39发表的 慢性腰肌劳损应如何治疗? :
慢性腰肌劳损虽然发生原因不同,但都应以加强肌力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为佳。如病人肌力强,组织健康,由于不寻常外力的作用所致者,应在消除外因的同时采用理疗,痛点注射、针灸和药物治疗。若病人肌力差,韧带弹性差者,应在加强锻炼的基础上采用太极拳、理疗、药物等,避免过多负重及弯腰劳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消除致病因素:如劳损原因为工作姿势关系,应针对原因改变条件和改善劳动体位。
(2)加强锻炼:增加有针对性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保健体操等。
(3)休息与固定:腰骶部慢性劳损病人有剧痛时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围腰制动,或用宽腰带加以保护。工作时可配围腰,以减少腰肌牵拉,但每天必须解除腰围,作腰背肌及腰肌锻炼。
(4)改善血液循环:利用按摩、牵引、局部透热、离子导入、超短波、音频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
看來,我真要謝謝樓主了!
許你人間四月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