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将进行部分区划调整,郊区将更名,市民票选区名活动已结束!
安徽高层参考 2018-02-25
来源 | 安徽高层参考综合整理于澎湃新闻、铜陵民政等
安徽铜陵市郊区更名一事近日又有新进展。
消息称,近年来,铜陵市先后开展两轮郊区更名后名称征集工作。现经铜陵市地名及社会科学界、文化界的专家多方论证,初步拟定了澜溪区、悦江区、铜港区、通港区、普济区、陵江区、和悦区、鹊江区、润江区、通和区等10个备选名称。为更广泛征求广大市民对郊区更名的意见和建议,现通过“铜陵发布”“铜陵民政”微信公众号以及征求市直单位意见等方式公布备选名称,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投票,投票时间为2018年2月13日至2月24日。
铜陵于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总人口170万,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
此外,今年稍早前,安徽省民政厅已与铜陵市就当地部分区划调整事宜做了沟通。
安徽省民政厅网站消息称,1月26日,安徽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勇会见了铜陵市长胡启生一行。
关于铜陵市部分区划调整等工作,于勇强调,一要尊重当地。民政部门是为党委政府服务的,要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要依法合规。对于铜陵市提出的要求,厅相关业务处室同志要认真研究,哪些事项是厅里可以直接决定,哪些事项需要报请省委省政府决定,哪些事项是需要报请民政部决定。在政策法律范围内能办的事项,要马上就办,真正当好参谋,让地方少走弯路。三要全力支持。对铜陵市提出的区划调整等事项,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向省政府和民政部汇报、沟通、对接,主动搞好服务。
相关阅读:
郊区更名备选名称理由及寓意公布
1、澜溪区
一是澜溪名称历史悠久。澜溪是大通镇的古地名,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铜陵县志》记载:“大通镇在县南四十里,古名澜溪。有递运所、巡检司、河泊所。”大通镇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是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二是“山水铜都”更加名副其实。将郊区更名为“澜溪区”,在行政区划名称上使“山水铜都”更加名副其实,更符合铜陵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未来发展等。三是可以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就地名的意义而言,以澜溪区替代郊区,有利于促进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悦江区
“悦江区”寓意:一是郊区濒临长江,“悦江”包含了水的内涵,与我市“生态山水铜都”城市发展理念保持一致。二是“悦江”名称民意基础较好,“悦”取自于大通镇和悦洲的地名,和悦洲曾经享有“小上海”的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文化、商业道德享有盛誉。“悦江”也有吉祥之意。三是“悦”与“越”同音,符合郊区拥江跨越发展之意。
3、铜港区
“铜港区”寓意:一是郊区位于长江两岸,境内拥有多座港口,更名“铜港区”能体现区域特点。二是郊区从铜港乡、铜港人民公社、铜港区沿革发展而来,“铜港区”名称具有历史延续性,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可度高。三是“铜港区”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更名“铜港区”契合我市打造江北港区产业布局,也有利于促进郊区拥江发展。
4、通港区
“通港区”理由:一是郊区拥有天然良港。大通镇是位于安庆、芜湖之间的江岸小镇。和悦洲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江心,把滔滔长江自然分成内外二江。内江则成为天然良港,兼有青通河经此注入长江,襟江带河,故又形成水上交通优势。大通港吞吐量,相当于安庆、芜湖,蚌埠三大商埠。正如当地民谣曰:“江南大通,靠山临江,上接两湖,下通苏杭。”“唯闻满江动樯橹”、“帆影江声万马奔”。这就是大通港盛极一时的写照。《烟台条约》签订后,大通正式作为外国轮船停泊地点和上下客商货物的“寄航港”。二是“通”与“铜”谐音,郊区曾经是“铜港区”。三是“通港”寓意“通江达海的港口”,与我市目前的港口地位相吻合。
5、普济区
“普济区”寓意:一是地理特征明显。普济圩泛指长江北岸沿江地区;二是文化广泛认同。普济圩周边的枞阳县诸多乡镇,历史上为桐城县清净乡,“普济”“清净”文化同源,都是佛教文化,民间认可度极高。古时的大通是海内外香客朝圣九华山的主要通道,大通大士阁是九华山的头天门,“朝九华山必先朝大士阁”。且“普济”语意吉祥,语词铿锵,既反映出传统的民本理念,亦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6、陵江区
“陵江区”的寓意:一是铜陵素有“八宝之地”的美誉,“陵”与“灵”谐音,取“陵”有人杰地灵的寓意;二是郊区濒临长江,属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陵”能体现本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三是“陵江”包含了山水的内涵,与我市“生态山水铜都”的城市发展理念一致。
7、和悦区
“和悦区”寓意:一是弘扬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和颜悦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提高该区的知名度。“和悦洲”是区内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取“和悦”二字,作为“和悦区”的专用名称,充分体现了该区的方位性,反映了该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经商贾云集,享有“小上海”之称,因此遐迩闻名。
8、鹊江区
“鹊江区”寓意(理由):一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二是三个区取名的一致性;三是有行政区划意义;四是有典型的自然风貌;五是有具有跨江联动发展的概念(包含了江南江北);六是溯源更古老。古有鹊头镇。
9、润江区
“润江区”寓意:利润的“润”与“赢”意相近,体现了新郊区开启一江两岸拥江多赢发展的新征程。
10、通和区
“通和区”寓意:一是郊区坐落于我市南部城区,取辖区内古镇大通镇的“通”字与大通镇老街和悦洲的“和”字组合而成,能充分展示地域特征。二是“大通”、“和悦”为铜陵地区历史悠久的古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三是“通和”有“政通人和”之意,寓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状态,南部城区将为建设和谐幸福铜陵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