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行动·圆梦家乡” 返乡就业置业活动举办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外出务工的人们陆续回家。在外打拼一年归来,他们对家乡的发展、变化有怎样的看法?带着这个问题,2月5日,记者走进枞阳县汤沟镇官锋村和跃进村,听返乡过年的人们讲述眼中村里的变化。
垃圾桶摆到家门口,村容有了新提升
大雪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乡村道路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下组组通道路后,走砂石路不到两分钟便来到了官锋村团结组吴胜云家。“我们昨晚才到家,正在忙着打扫卫生。”吴胜云指着门口堆放的几袋垃圾向记者介绍说,那是他们刚刚装好的,准备扔进垃圾桶。
吴胜云和妻子在江苏常熟打工,每年只回家一两次。这次过年回家他觉得村里有了一个可喜变化——家门口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了一个大垃圾桶。以往家门口随地可见、一起风就跟着“飞舞”的塑料袋没有了,乡村干净、村容提升,看着、住着都更加舒心。
“这就是细节之处见提升啊,有了垃圾桶大家自觉性跟着提高,好习惯逐渐养成,垃圾跟着就去了它该去的地方。”吴胜云说,村里干净了,自己家自然也要干干净净迎新年。他和妻子这两天要把家里打扫干净、把年货置办齐全,让马上回家的孩子们过一个干干净净、高高兴兴的团圆年。
组组通修到家门口,出行有了新体验
对于外出归家的人来说,路通到家门口就是家乡变化最直观的体现。家住汤沟镇跃进村星光组、从浙江杭州打工回来的方明亮说,在外打工将近一年,回来发现家乡路变多了,相互之间连接了起来,靠近水边的路段还安装了护栏。
“前两天我去黄仪村亲戚家走了一趟,他家现在组组通也修到了家门口,骑个电瓶车过去只要十几分钟,出行更方便了。”方明亮高兴地说,要想富、先修路,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的道路会让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快。
大棚建在了家门口,发展有了新气象
在官锋村幸福组,腊月初八从浙江嘉兴回来的吴建平经常在村里、镇里到处转一转。“汤沟镇整治得干净有序,我自家门口还有人建起了蔬菜大棚,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吴建平说,“以前我们都是各自种各自的地,现在政策好了,土地流转起来了,规模化的经营肯定效益更好。”
在吴建平家,记着还见到了蔬菜大棚的承包人吴福祥。吴福祥说,这片大棚总占地面积25.8亩,目前建起大棚20个。“2018年我准备分两季种植,一季西瓜,一季草莓,明年吴建平再回家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到我的大棚里面摘草莓了,我一定给他批发价。”吴福祥和吴建平都笑了起来。(方文婷 陆斌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