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再思考
作者: 程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一封书信,即使十万火急,因邮寄地址写得“龙飞凤舞”,无法看清,会使邮递员无法投递;一份稿件,即使观点鲜明,内容精彩,字迹却潦草不清,就会影响编辑的采用;一份试卷,即使答案完全正确,却难以辨认,也会影响老师的评分……由此可见,认真端正地写字,写好字极其重要。其实,文字书写准确、工整、清晰、美观,不仅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令人耳目一新,引起精神上的愉悦,更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时下的语文课堂上,执教者常常为了标新立异,将课上得花里胡哨,热热闹闹,有时在学生已经熟悉并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时仍组织讨论,或做些与文本内容联系并不紧密的游戏、表演等。而作为低年级教学重点的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甚至整节课上学生都未动过一笔。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识字量大,应多识少写,也就是意味着可以降低写的要求。实质上,写的少了,应写得更好。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和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我常给学生讲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明白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成墨池;钟繇抱犊入山学书;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文征明天资愚钝,因字差在乡试时被赶出考场,后发愤练字,终成一代书法大师……一个个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同样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生动教材。
2、运用多种表扬机制激励。
口头表扬是一种比较随机、灵活的表扬方法,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运用。在每次写字前,我都利用几分钟对学生前一次的作业做一个简单的肯定性的评价,
表扬那些写得好的或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练字的热情与日俱增。批改作业时,我采用了作业星级制度。每次写字被评优或有进步的作业奖励一颗红星。一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10颗红星以上的同学奖励一本作业本。每学期获得星星数量前五名的同学可以获得“小小书法家”的奖状。
3、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激励。
活动和比赛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有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之间的比赛;
有时老师和同学同时写,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批改老师的作业;有时可以在班里举办作业展览、书法展览,并邀请家长参加。
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故不可等闲视之。为此,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如:向学生讲明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帮助学生找出造成姿势错误的主客观原因,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主动与课任老师及家长联系,请他们配合,做到要求一致,齐抓共管,共同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做好这些的同时,教师不要忘记时时处处起好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姿势的规范,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变成了一面镜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三、遵循汉字书写规律,摸索有效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手部肌肉容易疲劳,手眼协调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在教学中,我合理安排写字时间,遵循汉字书写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以笔画为起点,由独体到合体,进行系统的训练。由于汉字字型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仅仅在田字格里反复机械抄写的传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即“一观二想三描四写五评六改”的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观,认清字形。
低年级的学生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上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让学生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与形近字的细小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
第二步:想,笔画位置。
当学生记清字形后,教师提出“读字”的要求,认真“读”好每一个笔画,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再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力争想出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做到胸有成竹。
第三步:描,掌握技巧。
自古以来,描摹临写字帖就是习字的重要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它认真落实好。在学生记清字形,明确笔画位置后,我让学生按照笔顺规则描摹课本上田字格中的范字。描要仔细、认真,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三四遍的描摹,学生基本记熟了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对于后面的写起到铺路搭桥的过渡作用。
第四步:写,一气呵成。
写包括教师的范写和学生的仿写两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范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把田字格花在黑板中间偏上一点的部位(这是最利于教师把字写漂亮的位置),殊不知转身范写时,自己的身体正好挡住了学生的视线,这样的范写并没有真正起到范写的作用。也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自己的电化教学水平,完全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自己动笔范写,这也不是真正的范写。我在教学中,喜欢把田字格画在黑板的最高处,一笔一划地当堂进行范写,边写边讲述书写要点及运笔方法,将范写落到实处。
做事讲究胸有成竹,写字亦是如此。学生仿写时要强调一气呵成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写字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再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写字的同时,我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
第五步:评,寻找不足。
评字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采用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鉴赏能力,也让学生在快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不骄不躁,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当然,教师的恰当准确的点评也是不容忽视的,有时教师的一句点评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
第六步:改,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写字教学最后一点应归结到改上去,而且是在及时地让学生评字之后,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对自己写的字提出的更高的目标,再次认真书写,争取做到一个字比一个字写得好。改字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此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加鼓励和表扬。如:“你的字经过修改以后,结构更合理了,字也更美观了!”“你这样认真细致,将来一定会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让我们的赞扬激励着学生,让我们热情的话语带给学生一份自信,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许多的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