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在安庆教育网上看到“得意忘言”于2009-10-31 21:20:00发表的一篇博文“写博感想”。
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我让一个同事在教导处的电脑上帮我做课件,快放学时,校长经过教导处,顺便过来看了看,见有几个人站在电脑旁边,便随口问了句:“你们可都在写博文啊?”大家应声附和着:“都在写,都在写。”这时校长转向我,关心地问我:“一个月八篇博文任务能不能完成?”我爽快地回答:“早完成了。”校长一惊,忙追问道:“可有加精的?”“当然有了。”我顺口接道。接下来校长问出了一个让我吃惊,又让我好笑,还能引起许多人思考的问题:“你加精可找熟人了?听说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完成任务,找熟人给博文加精。”
校长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尽管我也从同事那儿听说过,有人找关系给自己的博文加精,但只是听听而已,并不是太相信,心想也许只是小道消息,姑且听之。没想到校长也提到了这件事,连校长都知道了,大概就没得假了,看来真的有人找关系给自己的博文加精了,可谓网络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位博主还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当学校通知每个教师每月写八篇博文时,我先是发以前写的稿子,吃老本,老本没得吃了,为了应付任务,只好滥竽充数,勉强写点叙事性的应付过去。每每老公看到我现在写的博文,总是摇头,说有失水准,总是劝我别为了完成任务,失了原则,应该宁缺勿滥。我知道老公的话很有道理,我也想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把博文写得深刻一些,可难啊,就比如说这篇博文吧,下午趁儿子睡觉时写了一半,正在兴头上,儿子醒了,思路也打乱了,只好搁笔,保存起来。现在儿子睡着了,我才可以续笔了,然而思路却不是当初的了……”
读完这篇博文,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说到博客,人们都会认为那是一个静谧的世界,你可以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倾诉,无拘无束地翱翔。在那里你可以尽情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与大家分享。
我在安庆教育博客中注册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博客,是赶在学校掀起开博潮之前。说起开博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找一个存放资料的小屋,所以方便快捷查找资料,储存的资料不易丢失,是我对博客的最初认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教育博客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博客是一种新的信息化的应用模式,它以记录教育活动、教育反思,教育叙事为主,它具有动态、开放、互动、共享的诸多特点。这里是老师们进行教学研究的平台,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老师们可以在这里记录师生故事,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可以通过教育博客获取教育资源,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反馈教学成效……
如今,大家开博,写博的热情很高。但是真正的动力是什么?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鼓励教师开博写博,初衷是好的,如果演变成像前面这位说的那样,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检查,那可就变味了。也许是我对博客的认识比较片面,也许是我比较守旧,也许是我接受新事物比较慢等等原因吧,我对这种现象感到愕然,也感到非常遗憾。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是否是因为有了硬性的任务,就有了压力,就有了各种应对的策略?不得而知。其实,老师的压力真的够大的了,白天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已经够累的了,晚上还要为工作琐事加班加点,留给自己,留给家庭,留给孩子的时间真的很少了,还要完成8篇的博文任务,不容易!当然纯粹转载是不费多少时间的哟!
【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安庆教育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