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对这些感兴趣的网友有多少,先发一点,大家看看。
1,下列景观不属于古“桐城八景”的是( )。
A, 浮山夕照
B, 白云青鸟
C, 青山石屋
D, 枞川夜雨
2,民国年间,枞阳籍女侠施剑翘在天津枪杀的军阀是( )。
A, 孙传芳
B, 陈炯明
C, 吴佩孚
D, 黎元洪
3,下列与枞阳不接壤的县(市)是( )。
A, 桐城
B, 怀宁
C, 无为
D, 庐江
4,解放前,刘东雄是枞阳著名匪首,横霸一方,旗下有贼匪数百之众,后在幕旗山一役被解放军击溃,刘东雄从此不知所踪,有谣传他泅江逃往江南一带,也有传闻其人卒于香港。对这个匪首,枞阳人一般称之为( )。
A, 刘大头
B, 刘小瘌瓜
C, 刘魔王
D, 刘大少爷
5,“鸡头米”是枞阳著名特产之一,“鸡头米羹”是枞阳的一道名菜,“莲湖宾馆”所熬制的尤为上品,色、香、味俱全。“鸡头米”是枞阳俗称,其学名是( )。
A, 芡实
B, 茨菰
C, 刺果
D, 菖莆
6,“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俗语用来描述在外地遇到老乡时的激动之情。枞阳人乡情观念很强,在外乡的老乡大多数都能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但也有极少数 “当面是老乡,背后捅黑枪”,其代表人物是“历史名人”( )。
A, 方孔炤
B, 周宏书
C, 周文清
D, 阮大铖
7,枞阳境内最的山峰是海拔674.9米的( )。
A, 牛角尖
B, 幕旗山
C, 牡丹尖
D, 三公山
8,枞阳县地处长江下游,滨江背湖,地势低洼,从古至今,水灾不断。以前人们知识匮乏,称山洪暴发为“起蛟”。传说,“蛟”是龙的变种,生于山间,能幻人形。“发大水”时, “蛟”幻为美女,端坐于木盆内,拍掌助势,洪水暴长。“蛟”如能在发大水时,顺长江入海,则化为龙,如不能入海,则会被雷电击毙。问题:枞阳城关镇的“射蛟台”是哪位皇帝射蛟的地方?( )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9,“望龙庵”是“太平天国”后期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召开两次重要会议的地方,枞阳也因此有幸在史书上被提上一笔,很多枞阳人现在仍对此津津乐道。其实,当时县境内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之地,时间长达8年之久,枞阳居民死伤、流亡很多,人口减少过半。在随后的自然灾害、军阀内战、日本入侵及解放后的“大跃进”中,又有不少人口外流到周边县市,其中,枞阳移民最多的地方是( )。
A, 青阳
B, 彭泽
C, 马鞍山
D, 东至
10,县牙刷厂在我县轻工业发展史上有过一段辉煌的业绩,1989年,该厂生产的( )牌牙刷曾获得“省优”称号。但其最终命运与我县大多数国企一样,因各种原因在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A, 白鹤
B, 黄山
C, 雅致
D, 白玉
11,1949年2月,原桐城县划分为桐城、桐庐两县。新中国建立后,县名因与浙江桐庐县同名,故于1951年更名为湖东县。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 “枞阳县”。桐庐县改称湖东县,是因为枞阳地域位于白兔湖和( )以东。
A, 白荡湖
B, 陈瑶湖
C, 菜子湖
D, 莲花湖
12,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充斥各大传媒,钱学森却在《中国青年报》发文:“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碰顶了吗?科学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把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阳光把空气里的CO2和水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每亩稻田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据传毛泽东看了钱学森的文章后才相信“卫星产量”的。我县也是“浮夸卫星”高产县之一,其中, 1958年8月10日报道我县高丰农业社早稻亩产16227斤,高丰农业社位于今天的哪个乡(镇)?( )
A,周坛
B,金社
C,钱桥
D,浮山
13,有关枞阳最早的传说,是夏朝最后的暴君桀帝被商俘获后,被放逐到荒远的南巢。有南巢位于菜子湖与白荡湖之间的说法,但时代久远,是否有桀帝其人史学界尚存争论,更不必说其放逐之所了。枞阳最早的比较可信的历史记载是: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后,封分诸侯国,时枞阳为宗子国,但国小力微,在周边各大封国虎视眈眈之下,到春秋时,终被楚所灭。问题:西周封国时,分为五等,宗子国是第几等的封国?( )
A,2
B,3
C,4
D,5
14,枞阳——铜陵,枞阳——桐城的公路是我县主要的两条干道。从枞阳出发,经官桥至会宫,然后分两路:一路经牛集、麒麟至桐城,另一路经金社、横埠、陈湖至铜陵。因此,会宫岔路在我县公路交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枞阳人都亲切的简称其为“会岔”。如果你站在会岔,那枞阳、汤沟,浮山,雨坛四个乡镇分别位于你的( )。
A, 南方,东方,北方,西方
B, 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C, 东方,南方,北方,西方
D, 南方,东方,西方,北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