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们在一起经常谈论和哭诉的话题;就是婆媳之间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做婆婆的往往会对外人说自己的媳妇如何如何的不会持家和照顾家人,不懂人情事故·····。而媳妇们则会说婆婆如何如何的挑剔和难以相处·····。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一些很平凡和繁琐的小事,我曾经对一个素不相识,早已当了婆婆的前辈说过:“即然缘份让我们走到了一个家庭里,从今后两个女人都是为了同一个家庭作出贡献和牺牲,为了共同的男人和孩子着想,我想婆媳之间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仇恨。
婆媳相处,最困难的一点就是互不了解和理解。作为媳妇,就比较困难一些,因为她刚从一个女孩一下子转变成了一个家庭女人,从一个熟悉的氛围中一下到了一个自己所不熟悉的氛围,这让她们很难极快的找到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和心理上转变,这些她都要去在生活中不断的了解和适应,这些对一个年轻女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而作为婆婆,特别是现在的婆婆,孩子又特别的少,把自己的心血几乎都倾注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在他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孩子。如今儿子再不如以前那样回到家来依偎母亲,而是会直奔妻子。当她从儿子结婚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后,心里会有一种莫明的失落感。这时婆婆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注意力,移到了和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媳妇身上。她会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她,来要求她,并且会以自己那种人生观来评断她的是非与不足。
这些作为媳妇,都是不知的。因为她虽然成了成年人,但在这方面却没有学到过也没真正体会过。因为她在自己家中是一个倍受自己父母和家人宠爱的小女孩。如今她一下子为了一个自己所爱的男人,放弃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来让自己到这个陌生的家庭中学会成长和适应,这些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一个磨和过程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作为婆婆太过急于求成,作为丈夫又不能及时的调和,甚至在中间起到了添油加醋的作用,那么这个家庭的矛盾很容易被激化或暴发家庭有声和无声战争。
作为中间人的丈夫和儿子,一方面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方面是将要为自己生养儿女并伴自己一生的妻子,如果他处理不好两人之间的关系,他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他要作一个和事佬,即不能偏袒母亲,也不要娇宠妻子。比如自己多做点默默无闻的牺牲,多为两个女人买点所喜爱便宜体恤的小礼品。如为母亲买后就要对妻子说明情况,或者劝说妻子和自己一起去买,并和妻子一起去当面送给母亲,以讨的母亲的谅解和欢心。如为妻子买,就把钱给母亲让她代买回,并拿给妻子。当然做这些的时候要做的自然而不做作,不然会使得其反。
等她们两人的感情容洽的很好的时候,这时候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就可以退到一边偷着乐去了。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弱智男人。比如一个朋友和我哭诉说,他与丈夫结婚都十五六年了,他的丈夫每次给他母亲东西都会如做贼似的,不让她知哓。她曾经多次向她丈夫说过,她并不反对他给她母亲东西,只是希望他能让她知道,并且能够让她同去把东西送给婆婆,可他却总是不听。结果可想而知,她在婆婆的眼里是一个不孝的媳妇。而他的丈夫呢?也因为自己母亲对妻子的误解,在父母和外人面前而抬不起头来。
最最可恨的就是我的丈夫,我丈夫是一个南方人,他下面有一个妹妹,他父母对女儿无比娇宠。至今三十多岁不让她出嫁,说是怕别人对女儿不能如他们那般爱护和疼爱,她长到如今三十多岁,从来没做过一次饭,没洗过一次碗,更不会自己洗衣服。婆婆解释说是她洗不动,怕她累着,宁可自己去洗,也不让女儿来洗。可我公婆对我丈夫却很严厉,丈夫在他们面前低头是臣,唯唯诺诺,我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每次丈夫做了让他父母认为不称心的事,他都不敢勇于承认,可他又不敢向他妹妹身上推托。这样,每次,我就成了他的替罪羊。因此,公婆对我恨的是牙根痒痒,当面背后的指桑骂槐的骂我,并在他家亲戚和村中散布我的不是,弄的我闭门不出。给家人打个电话,二人也会用分机来监听。我又远在他乡几千里,因语言风俗习惯·思想意识不通,无人能诉,所以我心中很是郁闷。与他结婚十几年,我整日如履薄冰,提心吊胆,弄的到现在睡眠不好。
所以,我说婆媳关系不好,作为丈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