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人】 他是心脏病专家,参与各类冠脉介入手术7000多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2017-07-28 特邀通讯员

朱中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枞阳县会宫镇晓春村人,毕业于浮山中学,现任上海复旦大学浦东医院心内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从事心内科工作25年,曾先后在印度和德国研修,是心脏病专家,已参与各类冠脉介入手术7000多例,独立完成PCI2300多例。曾获省部级、市局级课题多项,发表论著3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参编著作2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朱中生很小的时候,其母亲由于外伤导致肋骨骨折住院。伤愈出院后,她一直在朱中生面前念叨着一个“小王医生”,她口中的小王医生特别和蔼,工作敬业、认真仔细。“孩子,你以后在外做事也要对人好,人家会记着你的。”小时候妈妈一句朴素的教导,后来就成了朱中生的人生信条。
朱中生从小学习就好,每年都是年级第一名,中考预考全年级第一,后来上了县里最好的重点高中。高二那年,他二嫂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当时条件比较差,是朱中生母亲在家里给她接生的。七天后,男孩抽筋、发烧,找来赤脚医生,说是“七日风”,也就是“破伤风”。后来男孩抽过几次后还是死了。孩子的死亡,二哥二嫂的痛苦,家里人的无助和绝望都深深地刺激着朱中生,从那时起他决定要学医,治病救人。他又一次想起了小王医生,他立志要做像他一样的医生,让病人记住的医生。
高考后,他上了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基层医院,但他那股子不甘心的劲又激励他考研。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两年后又顺利转博,获得了心血管内科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但他的脑海里,时常会回响起母亲殷切的话语,想起那个救死扶伤的小王医生。
“我平时看病比较喜欢动脑筋,先是仔细收集病人的资料,包括认真查体获得有意义的体征,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有针对性的做各种辅助检查,然后分析这些资料,做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诊断。”朱中生说。
那年,他还在当住院医生时,有一个老太太腹痛、血便。他分析病史后发现这个病人有心房颤动,虽有腹痛但腹部体征如板状腹等不明显,也就是所谓的症征不符,再翻翻书觉得很像“肠系膜动脉栓塞”。开始他们主任不以为然,但这个病人血便不止。于是请来外科主任会诊,最后大家一致认可朱中生的诊断,外科主任说他行医30年也没有遇见过这个病。
还有一次,朱中生去外地坐诊,一个住院病人拿着病历来找他。这是一个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四十几岁,男性,在几家三甲医院都看了,花了好几万,发热依旧,家人无奈就回当地医院了。他仔细翻看一大叠检查单,好像都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发现。突然,他看到血常规里面的单核细胞数异常,明显升高,脑子里灵光一现,“传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后他让当地医生用利巴韦林给这个病人治疗,几天后,该病人身上出现皮疹,一周后皮疹和发热都退了。
再有一个病人,常于夜间发生呼吸困难,上级医生查房时诊断为“肺栓塞”。朱中生仔细查体,发现这个病人双手的蚓状肌和大小鱼际肌都明显萎缩了,他猜想会不会是“运动神经元病”导致呼吸肌萎缩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于是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是这个病。后来病情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个判断。这个病人夜间的呼吸困难越来越重,后来转到ICU靠呼吸机维持了。
另有一个30几岁的男性病人,下肢动脉反复出现自发性破裂,第一次是腘动脉,几个月后股动脉又破了。血管外科医生让病人找朱中生会诊,说肯定有什么病没有看出来。朱中生仔细询问病史,病人说他经常口腔溃疡,追问后他说生殖器也有溃疡。原来这个病人是“白塞氏综合征”,朱中生让他去风湿免疫科就诊。后来随访,没有再出现血管破裂了。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也会经常遇到一些素质差、不讲理的病人,但大多数病人只要以诚相待,尽心尽力地帮助其治疗疾病,全心全意地为其着想,病人还是很理解并懂得感恩的,甚至有可能同医务工作者成为多年的好朋友。朱中生就有这样的经历。
他有个女性病人,50几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功能不全,住院时归他管。有一天,她说气喘发了,不能动,问朱中生能不能去她家看她,随后他打个的士去她家,指导她用药直到病情平稳才离开。后来,病人一直让他给她看病,直到现在,逢年过节还给他发祝福短信。
惠南镇一位五十几岁男性患者,2015年国庆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朱中生给他做的急诊手术,手术很成功,几天后他就恢复出院了,但他随后的表现让朱中生很感动。他会经常打电话发短信给朱中生,说一些祝福的话。
“你真的为病人服务了,他会感激你,会记着你的。”就像那个小王医生一样,朱中生也做到了。朱中生平时给病人做手术,尽量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诚实待人,不夸大病情,也不欺瞒病人,从手术原则的角度为病人选择手术方案,详细告知家属各种手术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风险。
2015年,朱中生担任了上海市浦东医院心内科主任,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小组,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绿色通道”,24小时全天候为患者服务。目前已成功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手术200余例,普通冠脉介入治疗手术400余例,冠脉造影诊断800余例,解除了大量患者的病痛,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许多病人的赞许和尊敬。“虽然有一些累,有时也很惊险,但看到一个个病人痊愈出院,并对我们团队和医院万分感激时,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为自己能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一些实事感到高兴,毕竟不负平生所学呀!”朱中生欣慰地说。
大家都听说枞阳走出去了一个了不起的朱医生,医德好、医术高,自然就会有不少枞阳老乡去寻医问诊。每当了解到有枞阳人来就医时,朱中生都会格外留心,因为倍感亲切,双方就会更容易沟通,他给予患者家人般的关怀,患者也会更信赖他。
“一路风雨一路诗,最无情处最情痴。大医精诚人为本,不为良相为良医。”行医多年,朱中生始终不敢忘记这句话,不敢忘记母亲的教导和期待,不敢忘记那个小王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