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教书的故事
我小时候听到一个关于刘大櫆先生教书的故事,故事中的学生名字我已忘记了,只知道姓疏,就用疏生表示吧。
大约在雍正年间,刘大櫆在石溪的一个平山堂教书,周边许多人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读书,石溪有个姓疏的人家很穷,也想把孩子送来,又没钱。疏生每天放牛时,先把牛放饱,然后拴在树下,刘大櫆讲课时,他就在窗外爬着听刘先生讲。有一天被刘先生发现,就问他,你知道我在屋里讲什么吗?疏生就把刘先生当天讲的内容熟练背出来,刘先生知道他家情况。傍晚,就去找疏生的父亲说,你孩子很不错,是个读书的料子,你明天把他送到我学堂里来。疏生父亲说,我早就想让孩子到您哪里读书,可是我家实在没钱付学费。刘先生说,这样吧,我学堂人已满了,你就叫孩子带个凳子在旁边坐着,人家每年给我三担稻子外加八块银圆,还有四节。我知道你家情况,如果你粮食够吃,秋后就给一担,如果没有就算子,至于四节你就免了,你如果觉得不好意思,就每天给我挑一担吃水,我家缺柴时,你给我挑,这样可以吧。疏生的父亲说,那有这样好事,别人请您都请不到,我也不知道这么说好。
第二天,疏生上学了,他父亲每天天没亮,把开井的第一担水打起,挑给刘先生,而刘先生家里还没起床,就放在门口,用东西盖着,生怕有灰尘掉入水桶里,等先生家里人起来,再挑进去。秋天,疏生父亲把家里稻谷晒了又晒,筛了又筛,将又圆又饱的谷子给刘先生,而其它学生送来的还有瘪谷。有一年端午节,疏家没钱看节,他看别人送肉、送鱼。老是这样不好意思,那送什么好呢?他特地种了一畦苋菜,又怕别人看见笑话,疏生父亲就起了个大早,把苋菜采好,洗干净后挂在刘先生家门口,刘先生早上起来,一看见门口的苋菜就明白是么意思。早饭后,看望的学生都陆续来到刘家,而疏生没来,刘先生叫别的学生把他喊来,并说你家是最早来看我的。吃饭时,刘师娘知道他家穷,不好意思吃菜,私下把肉挟了二块放在疏生的碗底。
后来,刘先生到别处教书去了,疏生考起个秀才,因各种原因,没有继续深造,在庐江县谋了一个差,每年他只要知道刘先生在哪里,都风雨无阻的去探望。刘先生去世时,疏生闻讯,连夜从庐江赶到枞阳,为刘先生披麻戴孝,哭晕倒在灵前,而刘先生教的学生中,有做官的、有做大事的,许多都没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