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7|回复: 3

[热点新闻] 枞阳方以智后人出书了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1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6-3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方平的《啸乡劫余录》,可与《红楼梦》媲美,与《儒林外史》比肩。
原文作者:zhp_xx
X

001.jpg

002.jpg

方平先生的《啸乡劫余录》,可与《红楼梦》媲美,与《儒林外史》比肩。

明清以降,古皖桐、枞、贵、安四地文人辈出,群星璀灿,尤以“桐城文派”之文名而誉播四海。
桐城晚清大家马其昶(字通伯),搜遍四里八乡志闻,历时二十余载,完成《桐城耆旧传》,穷尽晚清以前桐、枞、贵、安诸乡名人先贤事迹,足为吾辈后人之顶礼膜拜。然而,清末民初迄今,文脉式微,著作散佚,诚可惜也!

民初,贵池乡贤纪伯吕先生,涉历江湖,周旋官衙,效命战场,所见所闻所思,以诗言志,遂成《啸乡劫余集》一部诗集,诗集字句极具盛唐古风,散发着纪伯吕先生一生的家国情怀,可圈可点可叹!

近百年之后,中 国第一文山浮山附近的义津五里拐又出了一位后生方平,十分了得,再续桐、枞、贵、安文脉,也出版了一部《啸乡劫余录》纪实小说。方平先生耗用十余年时间,搜求乡贤资料,挥动如椽大笔,以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蹉跎变迁故事为主线,勾画出桐、枞、贵、安诸地一百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政经历史画卷,读之让人拍案叫绝!
作者方平先生是枞阳义津五里拐人,1987年浮山中学毕业现在池州中国银行工作。因看了池州、安庆、枞阳、桐城等地文史历时近20余年,尤叹这些地方的一些文人与他的祖父、外公等人的经历相似,可悲可叹,觉得这些人的事迹埋没了可惜。

又因为作者自己曾见过这些老先生,还有一些老太太,他能了解他们的情怀,故觉得这种文章,最适合他来写,换作别人,理解不了,更写不出来。故花了十几年筹思、一年一气呵成。
作者方平先生的这部《啸乡劫余录》纪实小说,有几处是突破性的,一是桐城派文人很多,但写小说的少!写长篇章回小说并且重点介绍桐城派文人生存状况、思想等内容的该是第一人;二是摆脱了传统的书斋研究模式,以章回小说的文学作品推介宣传安徽桐城派文化,这在安徽也是第一人;三是写文化传存,怎么去写?而不是像写武侠写鬼神越奇越怪越好,没有数十年寒窗苦读的精心积累是无法写出这么出色的作品来。

我读方平先生的《啸乡劫余录》,感觉如同《红楼梦》,尤其是小说中大量的古体诗词的创作和运用,令人钦佩感叹不已,我读《啸乡劫余录》,感觉作品的魅力可与《儒林外史》比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命运让人刻骨铭心,久久难以忘怀。 作者也写了一点金融方面的论文,当中也有好的,如《关于国内信用证的若干思索》影响较好,被别人引用不少。但除了别人抄写以外,没有什么意义。又感于桐城派的研究都限于学院之中,一般读者并不了解,故尝试小说创作。

书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原形,并非作者在随意乱想。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尽量保持客观中 立的态度对这些人物刻画。

书中的吴醉崖先生,其原形是与陈独秀在安庆办《安庆俗话报》的吴守一。是枞阳官桥雨坛人。

方啸慈原形是作者祖父方孝慈、外公吴文山的合体。作者的祖父参加过北伐、当过安徽省田粮处的高官,解放后生活还很平稳,吴文山老先生是个文人,爱作诗。其中方孝慈逃难一节就是吴文山先生的事迹。由此可知作者方平先生的家学渊源是多么地深厚和广博,能写出这么好的文学巨著也就不足为奇了。啸,高歌也,不平则鸣,鸣极成啸;劫,劫难也,世事蹉跎,命运多舛,劫焉可免乎!

关于书的名字之所以为《啸乡劫余录》,我认为一是作者本人现在池州工作多年,受贵池乡贤纪伯吕先生《啸乡劫余集》诗集古风的影响,踏着纪伯吕先生一生的家国情怀情节;二是作者的故乡枞阳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文章之府气节之乡,小说开篇的诗词作者方法受方孝儒诛十族牵连宁愿投江自尽而不愿俯就成祖乃是气节之啸,建文元年(1399),贵池人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靖难时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黄观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而不愿归附成祖乃是气节之啸,枞阳东乡“铁骨御史”左光斗的“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乃是气节之啸,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是气节之啸,邓石如的终身不为官笑傲山水而成就一代书法大家是气节之啸,姚鼐四十岁就辞官归里而醉心於文学育人终成一代大哲是气节之啸,吴越受革命党所托冒死刺杀晚晴五大臣是气节之啸,施剑翘发誓隐身十几年后为父报仇是气节之啸-------而今方平先生呕心十余年创作的《啸乡劫余录》又是一气节之啸。

纪伯吕和方平先生,前后百年两代人,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均以啸乡劫余四字为著作名,真乃割不断桐、枞、贵、安古皖之地的文学情缘,思之感慨且兴奋,不禁振臂一呼:吾乡有人矣! 左虎平2017.5.11於芜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976

回帖

3891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3891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6-3 2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平的书, 左虎平的序, 得买一本学习研究.[s: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9

回帖

796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796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6-3 21:48:45 来自手机或小程序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书的名字,在他的博客上也可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24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2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6-18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雨坛乡最高峰有黄公山,原来有庙,是纪念黄观的,传黄公投江后,尸身不腐,漂到菜子湖畔,乡人念其气节,葬于高山,建庙供奉,老人都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