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12|回复: 3

博学清操方以智

[复制链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9-24 09: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我来到浮山北麓的白沙岭。这里有一块墓地,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浮山寺院第十六代正宗住持——方以智大师之墓。

墓地有两百多平方米,由拜台祭坛墓冢三个部分组成。祭坛中间有一块两米高的石碑,上面刻有 方以智生平简介。墓地依山而建,面向东南。向前看,山河蜿蜒,烟舒云卷;墓地两侧丘陵绵展,村 居点点;墓后浮山呈奇吐秀。一代高僧长眠于此,显得安详而宁静。仿佛让人感觉到:他不是长眠于 地下,而是在这里观山看水,品泉听雨。又象是静卧在半山坡上沉思默想,禅悟那入与出,动与静, 得与失的妙理玄机。

我拜读祭坛中间的碑刻,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碑刻两边的楹联上“博学清操垂后世,名山胜水共千 秋。”这“博学”与“清操”是后人对大师一生的集中概括,也是后人对方以智的缅怀与敬仰。

方以智生于1611年,卒于1671年,1640年考中进士。年轻时才华横溢,与候方域等称为“明季四 公子”。作为学者,他精通物理、医学、文学、哲学和佛学,是我国民末清初伟大科学家、思想家。 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其中《通雅》、《物理小识》等著作先后传到日本朝鲜,在海内外产生深 远的影响,至今海外学者常不远万里,涉洋过海来浮山寻踪探迹,凭吊缅怀方以智大师。

令人敬仰是大师的高卓品操:方以智参加复社,多次揭发奸佞阮大铖,忠心朝政,为人正直。 1640 年,方以智父亲被人诬陷入狱,他跪殿诉冤,请出代为服刑,崇祯皇帝未准,他于是写血书 跪在长安门,叩门请求公卿入朝呈递给皇上。那些公卿害怕引祸上身,避之不及,有的竟投以冷眼。

他日复一日地长期跪请达两年之久,崇祯皇帝深感其诚,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 门。”遂 释其父。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李自成用帝王的丧礼入殓,当时明朝公卿纷纷易 服更名潜藏,唯有方以智身披孝服,独自跪伏在崇祯柩前,失声痛哭几近气绝。不久清入关灭明后, 清统治者也看重方以智人格,到处搜捕方以智,并要他出来做官,方以智经历了官场上的失望与灰 心,他仕途缺乏热情,转而在学术思想上表现出高度热情。他大概认为只有从道德与学术上提高读 书人的水准,才能改变这浊世。对于本质上是学者而不是官僚的方以智来说,通贯百家的学术生活 要比比仕途上挣扎撕拼有意义得多。他生在一个积学种文、淡泊恬退的家门里,二十多岁就疏注 《尔雅》、撰写《物理小识》、试图采纳农业、手工业、医学等先进技艺,而作集大成式的总结。 他撰著的《通雅》,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部洋洋巨制的百科全书。

为躲避清朝的搜捕,方以智潜隐在友人家,清兵闻讯,派人前去捉拿,为了不连累友人,方以 智毅然削发僧装来到清军帐前,清军统帅马蛟麟颇感惊讶,便将他押至平乐法场,命手下人抬上两 具木匣让他自己抉择,揭开匣盖,一具是蟒袍绣服和顶带花翎,另一具则是装着鬼头砍刀。方以智 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愿折节为官。他慨然陈词:“我上不能与君分忧,下不能孝养老亲,落 入敌手,唯求一死!”清统帅马蛟麟感叹方以智气节高坚,刀下留情,听任方以智出家为僧。他于 是拜在南京高座寺觉浪道盛禅师门下,实现立誓不仕异族的决心。得法号大智无可。1668年,受命 任浮山寺住持(第十六代正宗)。

历经仓桑的方以智,由才华公子沦落为出家人,他本有济世之志,但因世事多变,朝廷更迭, 他不愿折节世任于清,唯一的出路就是到青灯古佛旁,在晨钟暮鼓里消磨掉自己一生。然而方以智 出家以后心中萦绕的仍是国事民生,他要医治浊世,只是他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矛盾重重,错综 复杂,方以智最终因无力补天而走进禅房。

然而,即使出家,清统治者仍不放松对方以智的迫害。康熙十年(1671年),方以智受一件案 事无辜株连,被清政府通辑。这对一个六旬老人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极为严酷的打击。 为了不连累亲友,方以智到庐陵就逮,旋即押赴南昌。根据清廷的命令,方以智作为此案的要犯, 必须押往岭南。十月初七方以智被押解到江西万安惶恐滩。

是夜,愁云惨淡,冷风萧瑟,方以智想到自己年过花甲,虽然两次拒绝了清朝廷的高官厚禄, 坚决出世;但出家后并没有过具体的反清行动和言论。他不知道自己的是怎样地 被牵进这桩案件。 尽管已经出世了仍然逃避俗世的谗言。方以智想到这些,身子象掉进万丈冰 窟,心寒骨冷。他又 想到当年爱国英雄文天祥也曾磨难到此,“惶恐滩涂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到自己行将就土,还要对簿公堂,苟延残喘不万禁万念俱灰。于是乘押 解官兵们熟睡之机,他纵身跳入湍急的赣江,结束了他充满悲剧和困惑的一生。这也完成了方以智 一生的人格修炼。

在汹涌的江水中,方以智得到了永远的解脱,后事处理归葬于浮山。

夕阳斜照,风送松竹涛声,我的思绪在涛声中翻动。我仿佛听到一代大师仰望苍天慷慨悲歌一 声长啸,我仿佛听到一位志士在历史的古道上艰难跋涉,拖着满身苍凉与疲惫,无可奈何地走进幽 深寺院的禅房,把一腔悲愤倾泻在佛殿的香炉里,让袅袅青烟裹着清冷的钟声飘向远方。我仿佛见 到那纵身一跃,化成一只仙鹤飞上九霄。

伫立在无可大师墓前,景仰与感慨油然而生;你是浮山史册上一篇耐读的文史篇章,这篇章博大 精深,他使人读到了高风亮节,慷慨悲凉。浮渡的灵山秀水滋润了大师,大师的博学情操装点了浮山, 浮山永远苍翠,大师英名将与名山胜水共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162

回帖

5943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943
性别
发表于 2007-9-24 1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博学”,可贵的“清操”
大英雄能本色  真才子必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浮渡的灵山秀水滋润了大师,大师的博学情操装点了浮山, 浮山永远苍翠,大师英名将与名山胜水共存。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更应将浮山发扬光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828

回帖

2万

积分

六星会员

积分
24327

原创先锋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发表于 2007-9-29 2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开创纪元于2007-09-24 10:33发表的  :
难得的“博学”,可贵的“清操”
①网中闲逛寻雅士,论坛翱游洗自心。
②本人原创文章,非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