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17-02-13 来源:服务业办
在目标设定上。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9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着力实施服务业“11515”发展目标:集中打造1个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1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5家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把铜陵建成长江经济带物流节点城市、皖江示范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标杆、皖中南现代商贸重点城市和皖中南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在发展布局上。形成“一主三副六轴”的服务业空间布局,实现服务业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发展。“一主”,即主城区;“三副”,即东部城区、大桥新城区、枞阳县城区。“六轴”,即长江路发展轴、铜官大道发展轴、铜都大道发展轴、合铜(合肥—铜陵高速公路)发展轴、枞灰(枞阳镇—灰河乡)发展轴、枞浮(枞阳镇—浮山镇)发展轴。
在发展任务上。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构筑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将铜陵建设成皖江城市带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基地;二是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对传统商贸进行提升改造,培育一批辐射省内外的专业商品交易平台,打造皖中南商贸重点城市。构建层次分明、特色各异的消费品零售体系和通畅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批特色餐饮、婚庆摄影、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特色街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培育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热点,开发工业和矿山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城市湿地、长江古镇等特色业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发展家政、社区照护等服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推进“医养一体”服务模式。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贯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上台阶。发展铜陵文化旅游和农村商贸物流,扩大农村服务业总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到2020年,实现农村服务业有较大水平提升;四是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改革。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把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服务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到2020年,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五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打造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培育服务业品牌。“十三五”期间,争创省级服务业名牌产品2个、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3家;培育1个国家级、10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