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嘟嘟”,“滴滴滴”不停地吹着口哨,不厌其烦地打着手势,一会面南一会朝北,时不时跑到路边,每年春运,在320省道后方街道路口人们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扎着小辫子,身披黄马甲,清秀的面容,干练的身姿,每天7、8个小时都充满热情,不停穿梭,任尔车水马龙,我自闲庭信步。
他的手势相当“夸张”,可颇为专业
他纠正违章近乎执著不厌其烦!
他享受着很高的“回头率”却不仅仅因为扎着小辫子,南来北往的人们记得他,因为他的热心他的奉献。
“慢点”,一名中年妇女正要抢着过马路,就听到一声“不要命了”,还没等反应过来,一个黄色身影“嗖”地闪到了她的面前,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拦在了她的面前。“急什么,这样太危险了”,中年妇女收住了脚,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披黄色马甲,头扎小辫子的中年男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来”,我扶您过去”,一七八十岁老年人站在路边要过公路,可车来车往不停,老人很无助,小辫子男子来到老人身边,指挥车辆停下,搀扶着老人快速通过公路。
他叫疏东勇,是枞阳县横埠镇的一个普通的交通劝导员。
320省道是枞阳的交通大动脉,后方路口是这条道路上的瓶颈之一,不仅紧邻后方街道,周边还居住着六七个村好几万人口,历来都是交通复杂繁忙之地,车辆流量特别大,前些年一堵车就是一两个小时,由于警力限制,枞阳交警最多只能安排一两名民警值守,为确保畅通,近年来,枞阳各地春运尤其是春节前后都要聘请一批交通劝导员协作指挥交通,疏东勇就是其中一员。虽说是临时工,可他特别认真,说请了我我就要负责,负责就要干好。
每天早晨七点半,疏东勇准时来到后方路口,站到路口中间,随着车流、人流的变化,不停地切换着自己的手势。他没经过培训可够专业、他很普通可够醒目。在所有的文明交通劝导员中,人们第一个会想到他。疏东勇工作时那股子认真投入的劲儿让人过目不忘。过往的驾驶员纷纷反映说他们对后方路口那个小辫子男子印象特别深刻,每次路过后方路口遇到他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多看上几眼,因为他真的让人难忘,感觉特别专业。
作者今年有幸在后方路口和疏东勇一起执勤,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疏东勇是个40来岁的普通男人,看他执勤时神情严肃,动作显得有点“夸张”而不失专业:每次举手都笔直地高高举过头顶,整个手和身体呈一直线;每次伸手指向前方时,他的手总是和笔挺的躯干保持垂直。随着车流、人流的变化,他迅速切换着自己的手势。的确,他够专业、够醒目,真的是让人看了一眼就难以忘记。
想不到的是,在和我交谈时这个男人却显得有些内向、腼腆,甚至有点羞涩,说话很少,完全没有工作状态中的那股子“威风”,唯一活泼的是脑后的小辫子不时被风吹起。他很清瘦,眼小微眯,可一直微笑着。疏东勇说,他其实不愿意干这事,每天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而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特别累,每天回家后特别的疲惫、感到腰酸背痛;别人过年在家陪老婆孩子,走亲访友,他天天在路上,老婆心里不高兴,虽说政府给点钱补助,可谁在意那个钱。可答应了就要负责,就要做好。疏说他做劝导员已经四年了,每年领导找他时他都说不想干了,可后来都答应了,“可能是我心软吧”。
其实,疏东勇哪是心软,他心可“硬”着呢。
我在后方路口亲眼目睹了疏的心“硬”。一位驾驶员将车停在路口边,他立即跑上前去,“这里不给停车,请将车开走”,那位驾驶员好像没听见,疏东勇又大声地劝着,他还是“没听见”,用力地把头偏向了另一边。就这样僵持着,疏保持着他一贯固有的语调,不厌其烦地劝着。五六分钟后,也许是感到过意不去,那驾驶人将车开走了。我问他“遇到不听劝的,你委屈吗?”他说,这其实不算什么,前两年还遇到过一些不理解他们工作人对他破口大骂,说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当时特别气愤,真的想和他打一架,可我做的就是文明劝导,“忍一下就过去了”,这两年好多了,这个男人显得有点得意“我现在可是有粉丝的人了”。他没说假话,我亲眼看到很多人和他打招呼,一些驾车人还向他鸣笛致敬。
“不做就不做,做了就要认真,疏东勇很平淡地说 “我答应了的事就要负责到底。”
是的,疏东勇很平常,除了黄马甲和扎着个小辫子,你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人留意和记住他的姓名,他是做什么的。可我们应该记得寒风冷雨中,他和交警一起,声嘶力竭,不顾疲劳、连续奋战。他是一株小草,他们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执著地守着脚下方寸土地,追求一份工作着的踏实,一份奉献着的快乐,和我们一起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 (吴国平)
============================
“枞阳二三事” 欢迎您!数万枞阳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您也关注了吗?
(微信公众号ID:ahzy234w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