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7 09: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靠马甲 于 2017-1-17 10:08 编辑
这种中巴春节期间涨价也成为一种潜模式了,要是公交,高铁,地铁(在没有任何官方公布的合理成本提升的理由,公布涨价标准下)春节涨价,乘客的态度会截然不同,这也造成了这种私人中巴乘春节提价成为了潜模式的存在,貌似像是得到了乘客及社会的默许一样。。大不了敢怒,敢言,而不敢拒付。(若收费标准高于物价部门核定的票价,应该拒付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同去公园,景点,缴纳水费,电费,又或者物业费,又或者买油,买米等,只要票价高于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完全可以拒付高出的部分!!!)。。其实春运期间运营成本并没有增加,反倒“生意”变好了,与同快递公司一样,与同我们这些一线的上班族,也没有因为春运期间在快递公司上班而这个月的工资就高于其它月份的工资,快递公司的快递费纷纷上涨了(法定假日加班除外)!
交通部所谓的春运期间,是指人流量会急剧增加,需要加强车辆,道路,等安全检验,监督等工作,严禁因为人流量增加,从而向“钱”看,而不对车辆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甚至超员载客,对社会的不负责。。。 并不是说:现在是春运了,要涨价了。。。 而私人中巴却把“春运”两字,当成是涨价的理由,轻描淡写地说出来,有些可笑!!(当然乘客必须要搞清楚:物价部门的核定的票价到底是多少!,有些线路的中巴,哪怕春节期间看似涨价了,但并没有超过物价部门的核定的票价,不能说是涨价了,只能说是恢复原价!因为他们平时收取的票价低于物价部门核定的票价,以达到一种“薄利多销”的方式,春节期间恢复到::物价部门的核定的票价而已。。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应该和乘客解释清楚!并不能说:平时10元,现在是春运涨到15元,会更乘客造成误会)
无论怎样:个人觉得这种情况,最终应该是命不久也了,极有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5~10年内)所有城市内,间的私人客巴,都终将社会公共交通所取代(公交),甚至可能在未来(15~30年内)所有的跨城市的长途客巴也会逃脱不了被高铁所取代,未来的交通方式将会是:城市、城间公交(含地铁)+出租车+私家车+客巴租赁公司(面对校车,厂车,旅游市场)+高铁+飞机的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会必然发生的。 国家越来越富了,高铁交通网络越来越密集(每个城市都能快捷的出行),国家富了,政府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越来越多(会集中公交模式,多项产业整合运营,倘若有亏项之处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进行适度补贴,其实公交模式未必亏太多本,比方说副项的每个公交站点和车内的广告收入都是笔不错的收入)。国家富了,人民也富了,私家车也在越来越多(消费模式也在逐年提高,不仅车辆数量逐年增多,舍得使用的频率也在逐年增多。如同15~20年前的1997~2002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有些家庭做梦都想不到,20年后他的家庭也可以人手一部手机,甚至人手可以多部,那个时候有些家庭认为能买部私家车是个梦,而现在呢,是考虑需不需要买,什么时候买得问题了。。本人有切身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