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让群众乐享文化盛宴
2017-01-12 16:38:08 来源:新华网
日前,从201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传来好消息,枞阳(黄镇)图书馆以优美的馆貌环境、优质的服务方式、优秀的服务业绩在全国2000余家县级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2016最美基层图书馆”荣誉称号,这是图书馆界规格最高的荣誉奖项,也是安徽省唯一获此项殊荣的基层公共图书馆。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铜陵市枞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新月异,“政府主导、财政支撑、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约10亿元,初步建成了县、乡(镇)、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枞阳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强力推进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枞阳黄镇图书馆于2012年元月8日建成开馆,是集“枞阳县图书馆、枞阳名人展厅和枞阳史籍文库”为一体的综合文化设施,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截至目前,该馆公共图书藏书量达10余万册,为读者免费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县文化馆、博物馆面向群众公示服务目录,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并严格按照规定每周免费对外开放不少于56小时,
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该县完善了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完成了全县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每周开放在42小时以上。建成了22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3个村级电子阅览室、269个 “农家书屋”和258个文化信息工程村级站点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95%以上。已经建成了周潭、钱铺、藕山3个乡镇试点村农民文化乐园,每村(居)都建有1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
枞阳县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同时,创新多元互动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力促服务方式由“静态输送”向“动态交流”转变,服务开展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品牌真正成为该县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近日,该县各乡镇、村的村民都感受着送戏下乡活动带来的愉悦。每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婉转的黄梅调唱起来,闻讯赶来的上百名群众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精彩的演出,舞台上《打猪草》、《女驸马(选段)》、《王小六打豆腐》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黄梅小戏轮番上演,让群众在观赏舞台上的嬉笑怒骂中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全县十多个戏曲协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演。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县委、县政府以公共财政买单,充分挖掘黄梅戏、东方武术和枞阳大红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今年,枞阳县紧扣文化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文艺演出、送戏下乡235场以上,送电影下乡2820场以上,送图书下乡3000册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盛宴”。(高春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