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12月份起,我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偿将在原有新农合慢性病种数的基础上新增13种,由过去32种增至45种。
新增病种中普通慢性病有:冠心病、结核病、硬皮病、银屑病、白癜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白塞氏病、强直性脊柱炎、肌萎缩、支气管哮喘、结缔组织病;特殊慢性病有: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另外,将肝硬化失代偿(含晚期血吸虫病人)、肝豆状核变性、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由过去的普通慢性病种调整为特殊慢性病种。
据了解,我县将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举措,健全完善补偿方案,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县新农合12月1日起专门针动贫困人口启动了“三保障一兜底”的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补偿服务。持新农合普通慢性病卡的贫困人口在县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年度限额内门诊费用免起付线,按75%比例报销,剩余费用全部纳入政府兜底。普通慢性病门诊年度限额5000元(其中高血压为2000元)。持新农合特殊慢性病患者省内医疗机构门诊费用补偿免起付线,享受同级住院补偿政策;年度个人自付费用最多不超过1万元。
据悉,近日,首批申报并评审通过的新增病种的贫困人口慢性病卡将由各乡镇合医办发放到位。(吴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