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4|回复: 1

[新闻共享] 古韵今风“上码头”

[复制链接]

689

主题

6131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冷静理智

积分
16206

灌水天才奖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新人进步奖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12-2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韵今风“上码头”
        2016年12月19日08时14分        安徽日报       


  时值冬季,枞阳镇上码头(棚户区)改造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对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城的保护性改造,当地规划蓝图可谓匠心独具,它将以发展的眼光再现枞阳“诗人之窟、文章之府”的厚重与深邃。

  码头老街 文化乡邦的历史切口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枞阳县城古朴的老街——上码头。县房产局姚福生同志领着记者行走小巷深处,他手上拿着的一张地图上描绘着后街、中街、河街三条石板路,自北向南排列,如同一个“川”字。枞阳又名枞川或因此而来。

  穿越汉唐、横贯明清的这三条石板路铺就的老街,便是枞阳历史的切口。这里的水井是明朝的,宅子是明朝的,木制梁柱、飞翘檐角、铅灰砖瓦,还有那白石灰涂抹的墙缝,显得那么悠远、古朴、苍老。史书上记载的“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描绘的是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行南巡狩顺江而下,皇家船队停泊在枞川河街沿岸时的情景。而汉武帝在上码头高高隆起的山上射蛟的故事,成为枞阳绝美的神话,世代流传,被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的射蛟台也闻名天下。

  枞阳明朝即已隶属桐城县,与南京属同一地域文化板块。枞阳上码头,自明代起,即为一处繁华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学风渐盛,学馆书社林立。汇聚四方名流学者的辅仁会馆,成为枞阳文化的源起。此后的枞阳形成了左光斗家族,方以智、方苞家族,吴应宾家族,钱澄之家族,何如宠家族,刘大櫆家族,姚鼐家族等煌煌十余个文化大家族,他们对中国文化家族式贡献,全国罕见。辅仁会馆对于“桐城派”的崛起,功不可没,它因此作为文化坐标将枞阳指向文化昌盛的乡邦。

  保护性改造 开启古镇复兴的帷幕

  2016年5月,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论证修改,枞阳历史文化古城修建的大手笔之作——上码头棚户区改造修建规划设计方案终于亮相。这个蓝图承载着世世代代生活在枞川古城的老百姓的梦想,千年古镇复兴的帷幕,从此徐徐开启。

  记者翻阅上码头规划设计方案,领会到其中有着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与区域特色横向融合的考量。西起上码头老街,东至莲花湖西岸,五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区域至少设计了三个文化休闲公园,其中达观山洗墨池公园更是为整个规划增色不少。洗墨池效果图仿佛要让勤于政事、珍惜光阴的枞阳县令陶侃那千年墨香,驻守枞阳文人学子的心田。

  上码头保护性改造的消息既出,在枞阳文化圈中引起了巨大共鸣。 “再现上码头历史,留住上码头回忆,这个枞川人梦寐以求的大事,政府终于付诸实施了。这是‘文化兴县’战略的点睛之笔,是枞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70岁的上码头居民吴问理兴奋地告诉记者,从规划方案看,保护性改造对上码头老街而言,不仅是时尚建造,更是文化复兴。

  老吴是木匠,擅长作诗、书法、绘画,是个文化匠人。他告诉记者,这些日子以来,他天天起早摸晚背着画夹穿行于上码头各个角落,以速写的形式记录上码头容貌,描绘上码头风情。 “我要像收集邮票一样,把上码头老街的历史文脉与现实情景画个遍。光阴似箭啊,再不赶紧,旧梦难寻了! ”

  上码头老街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一座记忆宝库。驻守上码头老宅的80岁的童玉琳先生向记者介绍,从西汉直至明清,上码头留下了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王安石钓鱼台、黄庭坚读书处、童自澄辅仁会馆、钱澄之北山楼、安徽第一所女子新学倪家大屋等等众多文化古迹。 “如果我们把这些文化记忆节点串联起来,那是一部厚重的枞阳历史。上码头改造工程的实施,可称得上是枞阳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壮举。 ”童玉琳说。

  复兴时间表 民生工程坚实的步履

  改造修复上码头老街,枞阳各界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直到2015年底,保护性改造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枞阳县委、县政府决定自2016年开始正式启动上码头棚户区改造。上码头,这个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古镇,从此踏上了复兴之路。

  与决定公布的同时,复兴上码头时间表摆上了枞阳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案头:3月,签订棚户区改造目标责任书;4月,实施调查认证;5月,制定建设方案,出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6月,成立建设指挥部,施工设计招标;7月,组织居民投票选定评估公司,开展施工图设计;8月,测绘评估机构采集数据;9月,发布房屋征收公告,公示测绘评估成果,签补偿安置协议……上码头改造工程采取的是“挂图作战”,全县上下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投入到这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当中。

  在上码头小巷深处,枞阳镇胜利社居委党支部书记江凌,一边走访居民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县政府每周都要向市里上报棚户区改造征收协议签订户数、搬迁户数、拆除户数、货币化安置户数等。 “我们的工作状态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真是‘快马加鞭’啊! ”

  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上码头改造项目将于2017年初正式开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6006平方米,占地20公顷,预计投资7亿元,计划2018年底完成。实施中将采取适时、分段、逐步的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与修复。未来这里的历史文化风貌清晰可见,将会进入古韵今风的新时期。“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要做到以人为本。上码头改造在效果上要有足以让人心灵静美的文化内涵,有足以让人们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观,要留住人心,留住乡愁,留下美好。我们力争通过这一具有标本意义的民生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枞阳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探索出一条新路。 ”

  经历风吹雨打失去昔日光彩的枞阳上码头,将在保护性改造这个文化民生工程的实施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张旭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8035

回帖

2万

积分

广告清理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积分
28256

爱心天使勋章原创先锋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12-20 14: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人心,留住乡愁,留下美好
远隔万水千山,但我心依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5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