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千里送母为拆房打通道 昔日,桐城六尺巷的张英宰相挥毫提笔修书致父,“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被世人千古传诵;今朝,枞阳县汤沟镇的方秀才千里驱车送母,回家乡拆房,支持国道建设,感动周边拆迁户,打开征迁新局面,打通了汤沟段国道施工通道,受到当地干群的交口称赞,在一方传为佳话。 步入而立之年的方秀才乃一介书生,现任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英语系主任,是枞阳县汤沟镇农庄村新庄组人。父亲早年逝世,三个姐姐相继婚嫁,七旬的老母亲邹根地不肯离开老宅随儿女生活、独自居住在农村。2016年,G347普济圩至枞阳一级公路开始建设,方秀才家3间砖瓦结构的老宅坐落在红线拆迁范围内。由于祖祖辈辈居住的宅基地,给方秀才的老母亲留下了深厚感情,让她拆迁搬移到新建的安置点,老人家一时难以接受。镇村干部多次找邹根地老人做思想工作,她就是一百个不答应拆迁,后来干脆将大门紧锁到远在六安的女儿家常住,没有了音讯。国道便道施工节点在即,干部们一时举步维艰。农庄村党支部书记钱马用、村委会主任肖光明多方了解到方秀才的手机号码,向他介绍了家乡建设及其老宅需要拆迁等详细情况,请求他配合做好其老母亲的思想转化工作。知书达理的方秀才深知国道建设的重要性,家的利益岂能影响国的大局;也知道母亲是个倔强的老人、做转化工作难度肯定大,但他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了。六安到淮南,路途遥远,加之工作繁忙,方秀才只好用电话与母亲沟通,他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说了无数个道理,还讲了张英宰相劝家人拆墙让地的故事。“娘,我从小时候起,您就教导儿要听党的话、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儿做到了。我作为党的人,是一名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当为乡亲们做表率啊!您老人家都不理解、支持我,我怎么回报党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方秀才在电话一头苦口婆心地对母亲说。“儿啊,娘知道你很优秀,也很孝顺,你说的条条在理,嗯,娘听你的,那就拆吧!”邹根地老人终于答应了儿子。 11月8日,方秀才教授为确保万无一失、绝对不耽误国道建设时间节点,特地向单位请了假,一大早冒着霏霏细雨,不远千里亲自驾车到六安的姐姐家,婉言谢绝了姐姐再三挽留,接母亲马不停蹄兼程赶赴枞阳老家,及时与镇村干部签订了拆迁协议,还亲手帮助母亲收拾家具,拆除了老宅,打通了通道。方秀才舍小家顾大局、办事雷厉风行,让镇村干部钦佩不已;新庄组钱龙华、钱爱兵、钱叶宽、陈家芮、汤照方等拆迁户耳闻目睹被深深感化,当场签订了拆迁协议书,保证在时间节点内拆除恋恋不舍的新楼房。 方秀才教授不远千里送母回家乡,拆房屋、支持国道建设的消息迅速传开,成为美德,当地干群赞不绝口,争相传颂。(刘毛腊 刘叶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