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参加某大学专业设置认证会,与会专家中有一位是某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在讲到当今大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时,他说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讲的一些事实,让与会人员惊诧不已。他说,他经常遇到一些家长,让他找关系帮他们上大学的孩子开社会实践、实习的证明,家长再三强调,如无证明,孩子就不可能拿到相应的学分甚至不能毕业。惊诧之余,我就在想: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大学?父母为什么不替孩子上大学呢?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异乎寻常的,但到了如此程度,这是一种“病态”!这是对孩子的“谋杀”!
孩子上大学前,如果父母有比较多的包办还属正常的话,那么高中后还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没有行为能力的人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我们的父母就在不断地做着错事、傻事。高考完了,帮孩子估分;志愿填报,帮孩子选择;上学路上,帮孩子拎包;读书中,帮孩子洗衣;犯了错误,帮孩子找关系;评先进,帮孩子走后门;要实习了,帮孩子找单位......直至帮孩子作弊、帮孩子撒谎、帮孩子开假证明。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永远扶不起的“阿斗”,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种“关爱”孩子的方式更有效了。
孩子在挫折中锻炼了意志,在责任承担中养成了责任心,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在实习实训中获得了专业技能,在处理各种矛盾中形成了竞争力。这些道理家长不能说不懂,但在实际行动中,家长往往是情感取代理智,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偏离理性的轨道。目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吃不起苦受不得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甚至自杀?追根究源,家长难辞其咎。而且有“权”、有“钱”的家长,由于有了支配资源和宠爱孩子的资本,更容易让孩子变得无能。从这点上讲,“权”和“钱”是一种“罪”。
让孩子“自尊”、“自强”,首先要让孩子“自立”。父母亲的越俎代庖,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剥夺!【贾少华】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