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的种植大户李发生拿到了国元保险公司先行预赔的17万多元。为挽回损失,李发生已与枞阳县养殖场联系,预定了鱼苗,准备将遭洪水淹没的1000多亩稻田用来养鱼,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连日来,枞阳县在突出抓防汛工作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查灾核灾、项目谋划、灾后自救等工作,全面抓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这几天,县农委技术人员吴翠筠和她的队友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分类指导灾后生产自救。该县在准确查灾核灾的基础上,组织农业专家分类施策,进一步完善救灾生产方案,把政策、技术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围绕救灾生产实际,利用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示范片(区)开展现场培训。深入推进包村联户服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点对点、手把手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协调解决救灾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针对洪灾之后的高温天气,该县卫生部门及时将防暑、防蚊、消毒等药品分发到全县医疗救治点。目前,全县未发生灾害相关传染病明显上升的情况,无相关卫生应急事件报告。自7月12日起,全县各地还开展了“彻底清理受灾区域垃圾、污泥和死亡家禽”行动,7月13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洪水退出区域的第一次消毒任务。三支专项督查组,对全县各地受灾区域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指导,切实做到积水退、环境净。
同时,全县39个集中安置点内4000余名受灾群众生活稳定。据介绍,安置点集中安置的群众,除民政部门发放的每人每天20元生活救助金外,社会捐赠的生活物资也及时发放给灾民使用,进一步改善受灾群众生活。(刘洋 本报通讯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