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213|回复: 3

[原创] 那年防汛

[复制链接]

37

主题

316

回帖

1159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5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7-15 1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那年防汛 】
            文/钱新华

       这些天,QQ群、朋友圈,看到的各种文字、图片、视频,全是水情与灾情。目睹着窗外的雨,就那么毫无顾忌地泻着,老辈们称之为哑雨,也叫闷头雨。根据经验,哑雨一下,会任性地没完没了。住在湖边或圩内的人,就怕下这样的雨啊。这雨,啪啪地敲打着窗玻璃,也无情地敲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我那紧缩的心“咯噔”了一下,脑海里便浮出几十年前,那刻骨铭心的抗洪经历。
        那还是七十年代初的一个梅雨季节,我刚步入教师岗位,一场持续强降雨导致了神灵赛湖水位暴涨,南岸的立新圩告急!水情就是命令,麦园、高岗、汴泗三个村,迅速地组织了几百名群众上堤。那时夏季防汛,与冬季兴修是捆绑在一块儿的,实行着“双包”责任制,即包修包防。有句口号:“冬季多挑一担土,汛期少担一份心”就是出自那个年代。这圩口,是三个村联合投劳修成的,受益者也是这三个村群众。每年冬修与防汛都是头等大事,自然都是公社组织牵头,区上会有干部来督查与协助。当时,学校刚放暑假,公社一个口头通知,我就成了驻圩“前线记者”。每天在堤上跑着收集各种抗洪材料,然后编写成广播稿,通过安装在堤上的那几只蓄电池喇叭,及时播送出去。堤上没有防汛新闻时,我会打开“三用机”,播放几段样榜戏、或几首革命歌曲,或最近天气预报。没想到,几期“节目”做下来,我一下子就多了个“记者”头衔。原先叫你老师的群众,这会儿都当着你的面,嘻嘻哈哈地喊起了“新华社”。初听着这种称呼,难免让人不自在,忸怩得很。事后一想,这也是人家对你工作的一种认可方式呀。
        那时防汛,没有一点机械设备而言,都是靠人力,把“苦”字挡在前。公社干部吃住在堤,睡的,没有固定的地方。晴天,在搭伙的群众家里驮张凉床,往埂头一放;雨天,找处工棚,铺上一块席子,算是晚上休息的地方。能就近食宿于群众家里,那也是后来的事了。
        为便于管理,每个村都在自己的堤段上,用树木、铁丝和草席搭盖一座亮脚棚。棚顶高竖着一面旗,上有醒目的“某某村防汛指挥所”字样。可别小看这个“指挥所”,除了是村里议事办公场所,还可供本村群众夜晚值班巡逻时休息。那时,还没有电,晚上,工棚外也就亮着一两盏昏暗的煤油马灯。群众夜里巡堤靠手电筒或马灯照明。堤上干部群众一日三餐,都是靠轮流调换或互相捎带解决。
        干部吃苦,群众主动,是那个年代防汛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每当布置工作,群众都积极配合,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个别性子急的干部,如果看到谁的行动慢了,或拖延耽误了,就会黑着脸,把你骂个狗血喷头,大家也会默默无言地接受。因为心里明白,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共同的家园与粮仓。如果这粮仓一旦保不住了,那全家人还不要饿肚皮?
        立新圩,这个名字到了当地村民口中,却变成了“茅墩圩”。这缘于圩中心有块约两十亩面积大小的高地。小时候,见神灵赛湖水不是很大时,那块长满芦苇与高瓜草的高地,便成了各种鸟儿出没的天堂。夏秋季节,远远望去,沙鸥、白鹭、野鸭等珍稀鸟类,成群结队地绕岛飞翔,将小岛妆扮得诗意横流。当地居民管它叫茅墩圩,除了有从祖祖辈辈们口中传下来的原因外,恐怕还与这里得天独厚生态环境有关吧。
        立新圩造于六十年代文革初期。当初命名,也是来自毛泽东主席“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那句“最高指示”,有励志上进的寓意。圩内面积,不足千亩,但它拱卫着汴泗、戈家、竹墩这三口圩内的几千亩良田与上千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必须死守到底。那时候,圩口初圈,堤身单薄,一遇洪水,险象环生。
        初次参加防汛的我,在洪水面前,显得格外无知无趣,曾在堤上闹出笑话。当时,我看到圩内堤脚下那一个个坟头似的土包,心里就胡思乱想起来:选择在这里葬坟,难道是这些坟主看上了这里的好风水?是啊,前有茅墩岛呼应,后有堤坝与神灵赛湖相依,倒有点像堪舆先生所说的那回事呢。我便疑惑地向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村会计问道:“为什么允许他们把坟葬到这儿?”
        那会计狡黠地一笑:“这里埋的不是死人,而是一条条死牛,因此叫它“土牛”。
      “那土牛又有何用?”我呆呆地往下问。旁边的老书记接过话茬,憨厚地告诉我:“这‘土牛’,确实就像个坟包,里面什么也没有,就是用来撑圩堤的,你别听会计瞎忽悠!”我一听,羞涩得无地自容,恨不得上去,给他一记老拳。
        圩堤防汛,器材基本上都是群众自筹解决。每当出现风高浪急险情,各村群众就像电影《地道战》中的场景,全忙活起来:男劳力上山砍树的砍树,扎浪把的扎浪把;妇女在家熟练地编好各种规格的草席、草绳。然后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中送到指定堤段。
        防汛抗洪艰苦自不必说,关键是领导干部指挥有力,预案做足,工作做细。当水位快到警戒线时,便早早组织民工,将堤内杂草灌木清除干净,以便准确、及时地发现险情。备足器材,不等不靠,已是汛期工作常态。每个村都建立了一支20人左右的精干抢险小分队,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险情。队员都是由水性好的青壮年组成。他们承担着在圩外深水区下外障,扎棑桩,到风尖浪口上放置挡浪物。当圩堤闸门或涵洞出现渗漏时,第一时间潜入水下的,必是抢险队。有句顺口溜是这样形容的:“抢险队,抢险队,遇到险情不后退。”当然,下水摸漏不仅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一种风险很大的事。当年,县内某乡镇,圩口闸门发生渗漏,有人潜入水下后,出现了再也没有活着上来的事故。这是下潜者靠近没有关好的闸门时,因内外水差过大,被强大压力吸附在闸门缝上,动弹不了,窒息而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下水摸漏时,闸门被触动,突然下沉,压住了水下摸漏人的手掌,拿不回来,也会造成意外。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幸领略了一位区委领导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下水摸排险情的事例。那是原枞阳区委刘承平老前辈,当时他是区委副书记。这一天,他正好带人来圩堤检查防汛工作。当时,也是那种不靠谱的老闸门,出现了渗漏险情。三五个抢险队员,轮番下去,还是没有找到漏洞。正在此刻,刘老书记急了,只见他快速地脱去外衣,急切地朝水下走去。大家考虑他已是半百之人,想阻止他下水。可他操着一口东乡口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衡县长不也下莲花湖小闸摸过漏吗?”大家拗不过他。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迅速沉下。一分钟过去,水面只是冒出了几个气泡,两分钟过去,还是几个小气泡,三分钟时,气泡不见了,大家的心,顿时被悬到了嗓子眼。就在人们忐忑不安时,水面突然飘出一缕头发,接着老书记的脑袋露出了水面,大家长长地吁了口气,刘书记边摇摇头上的水珠,边淡定地用手比划着说:“第三块闸板没有放到位,有拳头大缝隙,马上处置!”大家都纷纷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抗洪的日子,对人的意志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磨练,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最好课堂。人经历了苦难之后,才知道生活的不易,才懂得去倍加珍惜。经历了立新圩那次防汛,让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学写新闻稿。从开始的短消息到后来的人物通讯、特写,不断地见于省市县报端,这都离不开当年这段经历的影响。
        今年夏天,又遇上了一场罕见的洪水,造成农田被淹,道路阻断,县城被困,损失惨重。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洪水围困中的立新圩,又一次遭遇了历史上接近漫顶的最高水位,但她依然顽强地挺立在神灵赛湖南畔。7月6日,县城羹脍赛湖段再次告急。为缓解县城新区外围压力,立新圩防指接到上级命令,于7月6日夜里挖堤行洪。洪水裹着这里人们的泪水,极不情愿地流进了圩内绿油油的稻田、棉地,吞噬了大片玉米、红薯……
       看来当初,先人们给圩口取了“立新”这个名字是没错的,这不就应验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西湾居士 + 5 优秀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440

主题

1612

回帖

7700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770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7-15 14: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新圩防指接到上级命令,于7月6日夜里挖堤行洪。洪水裹着这里人们的泪水,极不情愿地流进了圩内绿油油的稻田、棉地,吞噬了大片玉米、红薯……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37

主题

316

回帖

1159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59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4: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言 发表于 2016-7-15 01:16
立新圩防指接到上级命令,于7月6日夜里挖堤行洪。洪水裹着这里人们的泪水,极不情愿地流进了圩内绿油油的稻 ...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37

主题

316

回帖

1159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59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日前,已被刊登在铜陵市文联、作协主办的2016年第五期《五松山》杂志上。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