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强降雨天气下,我市各地洪涝灾害频发,为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子弟兵一马当先,冲在抢险救灾一线。 转战多地救群众于危难 从6月30日夜间开始,枞阳县境内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三大湖泊由于强降雨天气水位突涨,危及周边十几个乡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枞阳县23支民兵应急分队全部进入紧急状态,集结待命,封堵管涌,加固堤坝、围堵决口30余处,协助政府转移群众200余人。夜晚,党员民兵坚守在大堤、闸站、圩口周围,监视水情、排查管涌。到目前为止,枞阳县共出动民兵2000余人次。 除了枞阳本地的部队抗洪力量外,7月2日13时45分,武警铜陵市支队紧急集结,组织了近百名官兵赶赴枞阳县汤沟镇大稻圩,帮助地方修筑子坝。经过六个多小时的作业,武警官兵在大稻圩加固土方300立方,沙袋1000余袋,加固宽2米高2米的堤坝20米。 由于沿江的大通镇出现了严重积水,群众受困家中需要紧急撤离。武警铜陵市支队再一次响应,由支队长张建华带领25名官兵,车辆4台,冲锋舟1艘,于3日0时30分赶至事发地域并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夜色中,暴雨如注,官兵们打着照明手电,游走在冰冷的水中,挨家挨户搜寻。当晚他们共解救被困群众25户共77人,这其中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在此期间,该支队还组织了100名官兵在营区待命,随时做好增援准备。3日上午8时,集结的号令再次吹响,该支队接到指令前往义安区北湖小区帮助转移群众。记者看到,很多战士两眼中布满血丝,他们中很多人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作为一名军人,灾情就是命令,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走上一线,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战士王峰羽说。 灾难面前我们义不容辞 枞阳镇五七圩是枞阳县城西北边的一道防洪屏障,7月3日,铜陵军分区发出指令,铜官区、义安区两个区的人武部立即组织由60余名民兵组成的应急连紧急驰援五七圩固堤除险。铜陵军分区政委张广洲也前往现场查看险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七圩坝堤有近两层楼高,已经赶到的民兵正冒雨站在泥泞中,将沙袋一个传一个的送上堤坝顶部。义安区人武部政工科科长晋勇告诉记者,接到指令后,他们第一时间就集中了民兵应急连的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枞阳。“灾难面前,不允许我们有片刻迟疑,驰援枞阳,我们更义不容辞。” 据当地值守在此防汛责任段的石林社区党总支书记舒晓升告诉记者,五七圩主要为防御长河以及连城湖的洪水,由于五七圩离县城很近,一旦破圩洪水将威胁大半个县城、县开发区等地。由于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湖水和河水上涨速度快,原有的堤坝高度已经不能满足防洪需求。连日来,在当地干群和枞阳县民兵的通力合作下,对堤段进行加固抬高,并对所有可能的渗漏点进行处理,确保不破圩。为了确保安全,圩区防汛责任单位组织人员进行24小时巡逻,密切观察汛情变化。而随着我市两区民兵的加入,这里原先200余人的应急队伍也扩充至近400人,截至记者发稿时,此处的固堤除险工作还在继续。(邓 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