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是铜陵市“十三五”重点工程,全长61.837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建设此项重点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路网,促进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铜陵市交通和公路部门、枞阳县委和县政府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全力推进前期基础工作,确保2016年7月初开工建设。担负工程征地拆迁任务的枞阳县委、县政府快速组建了县工程建设指挥部。县领导多次到一线了解工程测量放线、拆迁登记等方面情况,现场解决难题。县交通、土地、房产、林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挥部工作人员起早摸黑与相关乡镇村干部深入到拆迁户家中进行征收登记,耐心解答群众询问。沿途广大群众也以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工程建设。2016年1月初开始,枞阳县交通、国土、拆迁办等部门开始测量放线,确定公路两边边线,同时开展用地范围内房屋征收测绘工作。截至3月7日,工程拆迁登记工作结束,土地报批已完成。
整体联动促征迁 G347枞阳至普济圩公路工程涉及老洲镇老洲、同心、老湾、姚岗、源潭5个村,全长10.8公里,占地面积约53公顷,需拆迁房屋17户,涉及迁坟31棺。 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G347公路丈量拆迁工作,成立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驻村科干和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事宜。相关村成立相应组织,落实主体责任。
该镇要求各村一要把握时间节点,任务服从时间,认真细致做好拆迁丈量工作。二要实行倒逼机制,对拆迁丈量工作进度一天一上报,一天一督查。三要严格核实财物登记,完善资料归档,真实给付补偿标。四要对难点个案问题实行领导挂牌,部门联动,多方合作,及时解决。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成立了工程建设放线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交通建设工作的副镇长任组长,抽调国土分局、派出所、建设办、安监办和沿线各村两委有关人员联合办公。要求各村指派专人跟班作业,对已放线地界及拆迁户做好现场明界登记、挖坑、挖沟等工作,确保G347枞阳至普济圩公路工程建设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
老洲镇需拆迁17户,源潭村占14户,战线长,问题突出,成为全镇征迁工作的重点。该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认真细致做好群众宣传工作。镇G347公路拆迁征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主动作为,深入每个农户家,摸实情,列清单,交实底。遇到个案问题,及时上报县主管部门会同解决。确保公平公正,不侵占群众一分利益。村及时做好拆迁户临时安置过渡、宅基地置换等工作。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把问题解决在村里。
经过多方努力,5月29日,在老洲国土分局、派出所、源潭村支两委的见证下,该村中心组拆迁户周义有与镇G347公路拆迁领导小组对照县政府第26号令和《枞阳县G347国道老洲段建设房屋拆迁补偿方案》签订了房屋征收拆迁协议。当日,挖掘机徐徐开进,该户拆迁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县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截止目前,老洲镇土地征收任务数631.98亩,已分解到户631.98亩,占100%;路基范围内房屋征收任务数17户,已签协议17户,占100%,已拆除6户,占35%;迁坟任务数31棺,已迁移31棺,占100%。该镇征迁进度处于全县前列。
5月30日,县长罗成圣率房产、国土、交通、政府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老洲镇督导G347国道丈量拆迁工作,对老洲镇前期征迁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要求该镇不断总结经验,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征迁任务。
以情动人解疑惑 “刚开始时,拆迁户多持观望态度,疑虑重重,拆迁工作一度陷入困境。”老洲镇党委书记许月说,用“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形容征地拆迁干部付出的心血并不为过。 为了扎实推进相关各项工作,自工程启动以来,镇分管副镇长丁忻荣和镇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5加2”、“白加黑”、“雨加晴”的工作。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源潭村支村两委一班人一对一包户,责任到人,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做好拆迁前期工作。
源潭村党支部书记刘珂感慨地说,为了说动一户村民拆迁,他有时一天要跑上五六趟,白天登门,晚上敲门,磨破嘴皮是常有的事情。他又说,“老百姓其实最讲感情,你真正替他们着想了,他们就会理解和支持你。”刘珂了解到有户村民为拆迁后新居的选址而烦恼时,就主动帮忙联系,帮其协调好宅基地,该户被其真诚深深打动,很快就签订了协议。
源潭村广渡组老队长吴礼会说得好:“国道能从家门口过,是想也想不到的大好事,虽然一些小家受了些损失,但最终还是好了大家,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源潭村百桥组居民李玉美一开始对征迁持消极态度,总认为自家的三层楼房去年刚建成,比别人好,吃亏太大。他的妻子更是想不通,在家哭了好几天。镇村两级干部多次深入其家中诚恳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反复讲解征迁政策,并从实际出发,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化解了李玉美一家的思想疙瘩,最终签订了《征迁安置补偿协议书》。
通俗生动的宣传,细致入微的工作,设身处地的考虑,透明公开的审核,不但让拆迁户开了眼界,融通了拆迁户的思想,同时也委以了更多信任。信任的能量传递还在继续,全镇拆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