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射蛟台怀古
一方巨石, 半空立, 留下射蛟踪迹。 放眼达观涛沥沥, 多少云消烟熄。 慷慨临江, 徜徉怀古, 胸比洪波溢。 今非往昔, 与谁携手挥笔?
追溯汉武当年, 舳舻千里, 旌旗遮天日。 欲扫彭蠡之恶畜, 御驾为民亲及。 蛰伏君山, 屈尊凶险, 箭指长弓出。 风平浪息, 枞川从此清碧。
[注]射蛟台位于枞阳镇城西达观山半山腰龙口“下腭”,因汉武帝刘彻在此射蛟江中而得名。此处原有巨石一方,悬空而立,上大下小,由几块乱石顶着,仿佛摇摇欲坠,十分险峻。巨石顶上有3米见方的平面,中间有两个隐约可见的足印,长有两尺,一前一后,相传是汉武帝留下的足迹。关于汉武帝在枞阳这段长江(又名枞川)射蛟一事,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五年冬,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明一统志》记载:“射蛟台在枞阳镇,汉武帝亲射蛟即在此处。”盛唐,指盛唐山;九嶷,即九嶷山;浔阳,指今日九江;彭蠡,鄱阳湖古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