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6年2月24日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现将安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一、 规划概况
1、 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1) 铁路线网调整方案
本次规划新增安庆-武汉高速铁路、天柱山-英山城际铁路以及庐江-枞阳-池州城际铁路,延伸皖河农场专用线至华阳作业区并新增老洲作业区专用线;调整北沿江铁路功能定位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调整天柱山-安庆-池州-九华山-黄山城际铁路和远期宿松-泾县城际铁路局部线位走向。结合既有规划的继承方案,远期安庆市将形成4高铁、3城际、3普铁、5专用线的铁路线网组成,除专用线外的铁路线网呈“三纵六横一联”的空间结构。
(2) 轨道线网调整方案
本次规划新增安庆-大渡口城市轨道(安庆轨道4号线)、安庆-新机场-天柱山市域轨道利用天柱山-黄山城际铁路、远景新增安庆-池州市域轨道3条轨道线。
(3) 干线公路网规划
①高速公路
本规划新增北沿江高速安庆-望江-宿松段、优化安庆中心城区绕城高速、 新增机场高速、远景打通安庆西部高速公路通道以及规划新增蕲安高速等调整方 案,未来安庆市将形成“三横四纵两联”的高速公路网通道体系。“四横”包括 G42S 沪武高速、G50 沪渝高速公路、北沿江高速和蕲春-安庆高速,“四纵”包括 G35 济广高速、G3京台高速公路及其并行线G3W德饶高速以及远景固景高速,“二联”即 G4212 合安高速-东绕城高速(沪武高速-沪渝高速联络线)和机场高速(沪渝高速-北沿江高速联络线)。规划全市高速公路网里程达 1000km 以上,高速公路线网密度约每百平方公里 6.5 公里。
②国省道
本次规划普通国道覆盖全部县市及重点港口、产业园 区,里程达 720km 以上;省道基本覆盖全部中心镇以及大部分一般镇重要旅游景 点和大部分,里程达 2000km 以上。
(4) 过江通道规划
本项目规划的安庆市域内长江干流过江通道具体见表1。
(5) 航道规划
①长江航道 :规划继续推进安庆段长江干线航道 的各项整治工程,近期至 2020 年重点推进安庆至芜湖段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安庆(沟口)至芜湖段航道最小维护水深提升至 8 米,加快释放长江口深水航道潜能并促进皖河农场片区发展;沟口至望江长江公路大桥段维护水深提升至 6 米,望江长江公路大桥至宿松段维护水深提高至 5 米;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 深化长江干线航道船型标准化进程,力争运输船舶标准化率达到 90%以上。
②内河航道 :本规划进一步提升支流航道通过能力,按Ⅲ级-Ⅳ级标准,加快华阳河水系、皖河水 系、菜子湖水系、罗昌河水系等四大水系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干支直达、区域 成网”的航道体系。
(6) 管道规划
天然气管道基本维持现状格局,其中川气东送输气管线为安庆市天然气主力 气源,西气东输输气管线(江北联络线)为安庆市天然气备用气源。
2、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1)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本规划安庆市域范围内远期共规划铁路客运枢纽 24 座,重要公路客运枢纽 35 座,机场枢纽 10 座,重要旅游客运码头 5 处。
(2) 货运枢纽布局规划
安庆市域范围内远期共规划铁路货运枢纽 26 座,物流中心(园区)32 个, 安庆港各港区货运作业区 30 个。
3、 枢纽衔接规划
(1) 对外运输通道衔接
①国家运输通道
本次规划在国家层面运输通道上,通过努力完善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打通新京九通 道和融入京福通道,强化安庆市准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②区域运输通道
本次规划在已形成的两纵一横国家运输通道结构基础上,再打通武汉-杭洲以及阜阳- 安庆-景德镇-鹰潭两条纵横交汇的区域运输通道,进一步加强安庆市区域对外联系的通达程度。
(2) 客运主枢纽衔接规划
本次规划在主要客运枢纽之间,通过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国道一级路和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衔接转换,形成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枢纽快速衔接网络。
(3) 货运主枢纽集疏运规划
本次规划根据客运主枢纽规划布局及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调整,形成大宜城客运主枢纽道路系统衔接网络方案。
二、 规划编制机关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安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C区4001
联系人:陈主任
联系电话:0556-5525740
三、 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18号
联系人:田工
联系电话:025-86576935
E-Mail:ty95@jsti.com
四、 规划环评工作程序及主要内容
1、调查评价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化遗迹及旅游资源等)。
2、通过规划分析、评价,识别主要环境影响特征,预测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影响。通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评价综合交通网络、货运、客运枢纽规划布局、规模及发展目标的合理性,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减缓规划的环境影响原则性措施与建议。
3、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征求有关部门和个人对安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4、综合分析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安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环境可行性给出结论。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您对安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布局及规模合理性、减缓环境影响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
(2)您对安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可通过信函、传真、电话、来访等方式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
公示期限: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