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8|回复: 6

[分享] 吴汝纶先生祭

[复制链接]

1023

主题

80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4865

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4 2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这副古意盎然,文气十足而又分明透着现代气息和科学精神的楹联,是吴汝纶先生创办桐城学堂时拟的,如今就镌在这所有着百年校龄的学校——桐城中学的大门两侧。

  在吴先生墓前,我默默伫立,思绪如潮。掠过百年时空,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晚清的颓败,国家的积弱,列强的欺凌,以及新旧思想的碰撞与融合。生逢其时,吴先生是不幸的,然而也正是这种不幸,使他避免了一个封建文人“学而优则仕”的普通命运,转而成为一个废旧学、兴新学,力主科教兴国、力倡全民教育的有识之士。中国从来就不缺官僚,缺的是独立的思想、大胆的变革和不断的维新。

  吴汝纶先生作为一个在科举道途上一路顺风的旧知识分子,设若不是身处一个激荡的时代,很难想象他会打出废除科举,兴办新学的大旗。回顾他六十三年的人生历程,用“忧患”两个字来概括似是最恰当不过。

  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年,吴汝纶出身于安徽桐城一个清寒的私塾先生之家。同年,鸦片战争爆发,给本就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以致命打击,更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亿兆百姓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吴汝纶就这样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后代,作为一个以文章名天下的桐城派后裔,所幸的是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早著文名。他最尊崇的是前辈乡贤姚鼐,在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下,他不止一次庆幸自己“生于桐城,自少读姚氏书”,那部《古文辞类篹》他反反复复不知研读了多少遍。同治二年(1863),他以县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次年中江南乡试第九名举人,又次年,入京会试,中第八名进士,被录用为内阁中书。可谓是少年登科,一路绿灯。曾国藩奇其文,爱其才,硬将他从内阁调出,留在自己府中作为幕僚,参赞政务。

  还在江南乡试时,曾国藩阅卷,便看中了他的文章,断言他将会成为桐城的后起之秀。其时,曾氏自署为同城派闻人姚鼐私淑弟子,为当时公认的桐城派领袖人物。吴汝纶身为桐城人,有一肚子学问,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国藩将他收在自己帐下,正是水到渠成之事。为此,曾氏在日记中写道:“吴挚甫来久谈,吴,桐城人,本年进士,年仅26岁,而古文、经学、时文皆卓然不群,异材也。”吴挚甫即是吴汝纶。

  在曾国藩府中四年,吴汝纶更加精进,除了帮助曾氏处理日常公务外,还常与张裕钊、黎庶昌等人谈文论史,切磋技艺,一时文思泉涌,著述不断,笔涉经史子集,包罗万象,令曾国藩看了都“咋舌自失,谓尽平生所未知”。在曾国藩的大旗下,桐城派因号称“曾门四弟子”的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等人的努力和成就,而呈现出最后的辉煌。

  清同治九年,曾国藩回南,李鸿章继任直隶总督,又将吴汝纶留在自己帐下。转年,吴汝纶出任直隶深州知州,后转任冀州。在深州任上,他大办教育,常常亲往深州书院为学生授课,使“民忘其吏,推为大师”。在冀州,他引水开渠,利农桑,便商旅。他还大力整顿治安,清理狱讼。一步一步实现着他富国安民的政治理想。

  然而清政府的腐败已不可救药,一个书生,只能出污泥而不染,却难以挽颓势以回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决定弃官治学。恰好,光绪十四年(1888),张裕钊转任江汉书院教习,莲池书院山长出缺,吴汝纶便找到李鸿章,要求辞去官职,接任莲池书院山长之职。

  李鸿章也是爱才之人,吴汝纶是他治下能吏,如何舍得放他归山。无奈汝纶去意已决,当即上了一道辞呈,称病乞休。光绪十五年二月,吴汝纶正式出任莲池书院山长,开始了他教书育人,修身治学之路。远离腐朽的政坛,执起小小的教鞭,他心情舒畅。在给朋友的信中欣然写道:“此间书院园亭之乐,全省所无,弟以冀州易此,真乃舍鼠穴而归康庄也,此近日一胜事耳。”

  在莲池书院,他的名人效应显露无遗,各地学子纷纷前来求学问教,就连日本的中岛截之、野田多内等人也远涉重洋,前往保定拜师受业。时人这样记述:“西国名士,日本儒者,每过保定,必谒吴先生,进有所叩,退无不欣然推服。”

  在与外国学人的切磋交流中,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他深切的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古老的“四书五经”已不再是治世法宝,靠“八股时文”也不能取尽天下有识之士。忧患之后的沉思,沉思之后的觉醒。他一再撰文呼吁:“窃谓废去时文,直应废去科举,不复以文字取士。”“非废科举,重学校,人才不兴。” “今方开倡西学,必以算学为开宗明义第一章。”“学堂之中,要尽量减少中学课程,增加西学课程,西学除博物、理化、算术、政治、法律以外,则矿山、铁道、税关、邮政数事为最急,海陆军法、炮工、船厂次之。”

  在主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同时,他与留英归来的严复结成了好友,欣然为严复所译的《天演论》作序,以扩大严氏译著在国内的影响。《天演论》中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进化论观点深深震撼了当时的社会,洋务救国,维新图强,一时成了国人的共识。然而戊戌变法失败了。吴汝纶再次感到深切的悲哀和失望。光绪二十八年,已逾六旬的吴汝纶决定南归终养,吏部尚书张百熙却登门拜访,请他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京师大学堂是要办成新学的,这正合了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于是他提出要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的办学经验,张百熙慨然答允。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一日,吴汝纶率队出访日本,考察学制。在日本,他受到了明治天皇的接见,各界名流对他的到来更是欢迎备至。他在长崎、神户、大阪、西京、东京等地,考察了各类学校,并与日本学界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

  三个月后,他起程回国,对于在中国开展新式教育已有了整体思考,但清廷已令他彻底失望,他终于没有回京,而是取道上海,直接回到故乡桐城。在家乡,他一面将日本之行写成《东游从录》,一面开始实践他的办学思路。他撰写了一系列办学宗旨:“全国各省、府、县都要分立大、中、小学堂”,“一县不可止立一学,各乡皆须立学”, “普国人而尽教之,不入学者有罚”……

  桐城学堂就是他的实验田,除了延聘当地名流出任堂长教职处,他还从日本请来了早川东明为外籍教师。并亲笔撰写了那幅著名的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并提匾“勉成国器”。

  学堂办成了,然而忧患之中,吴先生却积劳成疾,于光绪二十九年新春正月阖然长逝。

  其后不久,新文化运动发起,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桐城派作为古文流派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当我们缅怀历史,回溯中国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生发与存在的轨迹的时候,从戴名世到吴汝纶,其间千百文人,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建树,他们的功过得失,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章之邦的桐城,那文庙角檐上的风铎,依然叮叮作响……
27_1_0e77ef34a3594f9.jpg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8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要珍惜身边的人,心里永远记着那

积分
144926

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灌水天才奖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4 2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星光闪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1646

回帖

5615

积分

五星会员

简简单单生活,大大方方做人。

积分
5615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5 0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氏自署为同城派闻人姚鼐私淑弟子.有错别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217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纵然人间有风情万种,俺依然情有?

积分
13585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5 1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桐城中学,是吴汝纶老先生晚年的精典之作!解放以来,桐城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可用之才!
蓝天白云飘,大海波涛涌,尽显自然景色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2529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

积分
14012

新人进步奖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5 1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217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纵然人间有风情万种,俺依然情有?

积分
13585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5 13: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287.jpg
位于桐城中学内的吴汝纶先生的铜像
蓝天白云飘,大海波涛涌,尽显自然景色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4494

回帖

2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24961

新人进步奖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5 13: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汝纶先生祭?
放弃也是一种真诚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