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下午2点多,在黄河二桥旁,一个小孩在父亲的视野中掉进黄河,孩子得救了, 大学生武耀宗却被河水冲走了……(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8日报道)
为武耀宗的英勇壮举点赞,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惋惜,更为家长的“失职”而痛心。
在点赞、惋惜、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近年来关于“小孩溺水事件” “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献出生命”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血的教训为什么总是引不起人们的重视?究竟是谁之责?怪水域管理不善,如不设置警示标志、不安防护网、河道乱挖乱采?怪学校监管不力?怪社会“冷漠”不救护?怪医院抢救不力……?除了这些网络质问,我们家长有无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溺水身亡,家散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们都不愿看到这样的悲剧。我们也理解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本无心责备家长,但每到4至9月份,特别是夏季,孩子溺水事件频发,居然还引不起部分家长的警惕, 实在令人痛心!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笔者以为,安全教育跟不上,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对于学校、社会、管理部门来讲,它的责任是引导、提醒,不可缺位。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其责任无可替代。爱孩子就要有原则,立规矩,教育要到位。比如,夏季来临,要让孩子知道水的危险性,远离“不该去的水域”,培养孩子的“恐惧感”,这类生活常识的普及与文化知识同样重要。
在这里,提醒每一位家长记住“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记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一旦孩子出事了,任凭你如何埋怨,如何委屈,如何悲愤,都不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同时,也提醒勇救落水者的英雄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命换命不是人们能承受住的结局。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只要人人都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溺水悲剧将不再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