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快给我的‘新设计’—小配件综合工位器具运送移动货架把把脉,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刚进柳工装载机公司物流部一楼机动班班组办公室,笔者就被满面笑容、和蔼亲切的罗勇班长叫去看他的“新设计”。
今年56岁罗勇可是柳工装载机公司物流部大名鼎鼎的“发明家”和“变废为宝达人”。经他带头设计改造的物流部新型工装器具大多利用废料制作,已节约成本近10万元。罗勇这股干劲还激起了班组青年员工们积极参与小发明、小改革、小设计的创新热情。
在装载机前大灯总成专用工位器具还未改进前,就不时听到总装客户抱怨:使用物料斗流转防护不足、上线需要重复搬运、器具笨重,需要叉车搬运,送到总装也不便于下道工序又快又好跟进。
在听到这些反馈意见后,罗勇心里默默衡量着,要是外包制作一个三层的货架工装器具就要近万元的费用,这会大大增加成本投入。于是他将自己初步的设计,以及从废料中取材制作的想法向领导反馈,得到领导的赞许和支持后,罗勇便开始施展他的“老本行”。他首先根据运送物料的规格、特性确定好物料架的比例、宽度,再从细节上采用废料橡胶间隔货物,使其免碰伤。例如小型配件综合工位器具改进后利用废料站回收的橡胶软管,包住货架边角隔离防护物料,这样物料不仅分类清晰,还可以按照配套需要自由组合,直送工位,消除重复搬运、轻便。原来一位叉车师傅需要跑3趟送同批物料,改进后只需两趟就轻松完成。
“在基层岗位,让人敬佩的人不一定是要有多聪明,手有多巧,用心去观察,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才是最重要的。像罗勇师傅这种爱钻研、主动为公司节约成本的精神让我很佩服。”罗勇班组的一位员工说道。(iomezay)
更多推荐: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快给我的‘新设计’—小配件综合工位器具运送移动货架把把脉,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刚进柳工装载机公司物流部一楼机动班班组办公室,笔者就被满面笑容、和蔼亲切的罗勇班长叫去看他的“新设计”。 今年56岁罗勇可是柳工装载机公司物流部大名鼎鼎的“发明家”和“变废为宝达人”。经他带头设计改造的物流部新型工装器具大多利用废料制作,已节约成本近10万元。罗勇这股干劲还激起了班组青年员工们积极参与小发明、小改革、小设计的创新热情。
在装载机前大灯总成专用工位器具还未改进前,就不时听到总装客户抱怨:使用物料斗流转防护不足、上线需要重复搬运、器具笨重,需要叉车搬运,送到总装也不便于下道工序又快又好跟进。
在听到这些反馈意见后,罗勇心里默默衡量着,要是外包制作一个三层的货架工装器具就要近万元的费用,这会大大增加成本投入。于是他将自己初步的设计,以及从废料中取材制作的想法向领导反馈,得到领导的赞许和支持后,罗勇便开始施展他的“老本行”。他首先根据运送物料的规格、特性确定好物料架的比例、宽度,再从细节上采用废料橡胶间隔货物,使其免碰伤。例如小型配件综合工位器具改进后利用废料站回收的橡胶软管,包住货架边角隔离防护物料,这样物料不仅分类清晰,还可以按照配套需要自由组合,直送工位,消除重复搬运、轻便。原来一位叉车师傅需要跑3趟送同批物料,改进后只需两趟就轻松完成。
“在基层岗位,让人敬佩的人不一定是要有多聪明,手有多巧,用心去观察,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才是最重要的。像罗勇师傅这种爱钻研、主动为公司节约成本的精神让我很佩服。”罗勇班组的一位员工说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