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9|回复: 5

[原创] 酬和安全东先生《玄武湖》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4-11-29 0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酬和安全东先生《玄武湖》
皇家园禁地,烟柳古桥新。
习马练湖水,玄龙锁苑人。
六朝风雨景,一代省城春。
信步瀛洲上,焉知谁是宾?
安全东先生原玉
湖光何澹宕,一勺入眉新。柳絮乍飞雪,名花解笑人。
晴开孤塔远,思接六朝春。吟屐闲不得,陶然忘主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0

主题

1673

回帖

6672

积分

五星会员

专注  极致&

积分
6672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4-11-29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为发烧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0

主题

1673

回帖

6672

积分

五星会员

专注  极致&

积分
6672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4-11-29 0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为发烧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5: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小米专卖 的帖子

小米专卖: (2014-11-29 09:03)
感谢关注,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4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4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小米专卖 的帖子

小米专卖: (2014-11-29 09:03)
感谢关注,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0

回帖

20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0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4-12-4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雅赏析: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六朝时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清朝时期辟为公园。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
         “皇家园禁地,烟柳古桥新。” 皇家禁地有多处,玄武湖,是园林禁地。“园”字是特指,因为禁地很多。烟柳古桥新:虽是旧桥,但如今已是焕然一新了。
        “习马练湖水,玄龙锁苑人。” 湖中有五洲,桥桥相连。这里曾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玄龙锁苑人”〈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又改称玄武湖。〉只有皇家的人才能欣赏到这里风景。“练”与“锁”,渲染了皇家森严的气氛 ,此句极富气势。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让我们感悟到了昔日的辉煌。
        “六朝风雨景,一代省城春。” 六朝风雨古御道, 顾名思义,是皇家专属领地的道路, 经过朝代更换,时间的风雨锺洗,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的御道街,已经是一条充满宁谧生活气息的景观道路。虽然长了青苔的城门依旧,五龙桥的雕栏仍在,但来来往往的都是悠闲自在的南京市民。一幢幢住宅区隐藏在苍翠树木后面,而马路边,小亭、假山、长廊以及花木,将平实的生活气息与车水马龙隔绝开。在御道街,不经意间,你甚至可以发现遛鸟的老人歇脚的石礅可能就是明代奉天殿前的雕花柱础。只有在御道街,才能述说这么多历史沧桑的变化,进一步烘托了世事变迁。
       “信步瀛洲上,焉知谁是宾?” 我今慢步在这皇家林苑之上,让人感觉到:“旧时堂榭王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感慨,“旧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又特别强调了今日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如此感慨无穷,赞叹作者的用笔极曲。让人产生丰富联想”。昔日的皇家禁地,今朝我也来此游。到底谁是这里的主人呢?可以清晰的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综观全诗,线路清晰,转换自然,首联写入城所见,具体由近及远,中间二联主要写景、夹叙夹议,紧扣“ 咏史”主题,后面直接抒发疑问感慨。从而由叙事,到写景,到抒情,将家国破毁之痛从侧面一路迤逦写来,次序井然又寓意深刻。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其精心结构、巧妙布局,可资借鉴。此外作为律诗,声律协调,中间两联对句工整,读之琅琅上口,文情流畅,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句奇警,笔力遒劲,且内容、形式和谐,不失为佳作。
       谨此,拜谢渡航老师隽永文笔,大雅浅析若有不尽之处,还请各位方家倾情补充,敬茶向各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