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时候 ,有一次和母亲去街上 ,汹涌的人潮中, 忽然一个缓慢的点吸引我的视线。 当我向他靠近时, 我才发现是一位残疾人 , 双手柱着拐杖, 力图以最快的速度脱离人群 ,可是尽管他是如此的努力 ,与 此时匆忙的人潮相比 ,依旧是非常缓慢。
或许是出于好奇的心理, 在与他擦身而过后, 我和其他人一样, 打算回头看一眼 。可却被母亲止住了:“嘿, 不要回头” 我被母亲的声音震住了跟着母亲的脚步匆匆离开 。
“ 刚才 你为什么不让我看呢 ”我问母亲。“ 如果他是正常人, 你会回头看吗”
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 ,长大以后才明白。是的,我们在口口声声呼吁要给残疾人朋友更多物质关爱的同时,却忽视了心灵的慰藉。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要回头,用正常人的目光来看待他们,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父亲送我上了汽车。就在我上车的一回头,看见父亲的眼里含着泪花。“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父亲含着泪说:此时我也眼泪也禁不住滚出来。哽咽着回答:“爸爸,知道了 ,你回去吧”此时真想痛痛快快的哭出声来。我强忍着没出声,车上人很多。
几年以后,我弟弟也和我出来打工。检票进站以后,一些归校学生和家长一起,急切涌向车厢。坐定后,那些面容悲切的家长就这么站在窗外。开车的鸣笛一响起,那些在眼眶里堆积许久的泪水,一下子再也阻挡不住了。
车子缓缓开动。一位母亲加快了脚步,满脸泪水的跟着火车挥手。这时,在我们背后忽然传来一阵抽泣声,哽咽地喊着“妈妈,你回去吧,妈妈,你回去吧'”整个车厢的人仿佛的对怎样的场景十分好奇,纷纷转过头去。弟弟正想站起来回头去看。却被我拉下来:“坐下,别看”
我安静着,忽然想起小时候和母亲去街上。
面对这些尴尬或动情的场景,我们其实更应该置若罔闻。此时的沉默,或许才是金。
因为只有怎样的沉默,才能换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痛哭,才能换来一些人渴望得到的尊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