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52|回复: 18

枞阳为什么改名了

[复制链接]

45

主题

288

回帖

2353

积分

四星会员

做个简单真实、不矫情做作的人

积分
2353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2-9 1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枞阳县原名是 同安县
后来什么原因改了叫枞阳县?
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谁知道这里面内容啊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7851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交天下友。。。。

积分
31148

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
不敢冒昧打探你的消息,却又极愿听到关于你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7851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交天下友。。。。

积分
31148

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忘记打不字啦
不敢冒昧打探你的消息,却又极愿听到关于你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7851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交天下友。。。。

积分
31148

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2: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冒昧打探你的消息,却又极愿听到关于你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8992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2010年充满了期待

积分
36732

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就说说
“温柔”“聪慧”“淡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74

回帖

1944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194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2-9 1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知道,谁想要答案,在此贴的99楼查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88

回帖

2353

积分

四星会员

做个简单真实、不矫情做作的人

积分
2353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还是同安县好
是咋回事哦
知道的就说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88

回帖

2353

积分

四星会员

做个简单真实、不矫情做作的人

积分
2353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2: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大爷
俺就喜欢你这种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84

回帖

638

积分

三星会员

美家美户

积分
638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1951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1954年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及一批名人墓葬。
  关于枞阳县名的由来,说法有三: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 中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本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子湖入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
广州美家美户 QQ:411917769 淘宝:http://ok-life.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回帖

482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48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2-9 13: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84

回帖

638

积分

三星会员

美家美户

积分
638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湾人 你姓什么?? 是不是杨家人?
广州美家美户 QQ:411917769 淘宝:http://ok-life.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88

回帖

2353

积分

四星会员

做个简单真实、不矫情做作的人

积分
2353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3: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84

回帖

638

积分

三星会员

美家美户

积分
638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县建置沿革
  夏 (约前2l世纪——约前l6世纪) 属扬州之域。
  商 (约前l6世纪——约前11世纪) 属扬州之域。
  西周(约前1066——前771年) 封为宗子国。
  春秋(前770——前476年) 为群舒之地。前6l5年,楚执宗子国君,宗子国遂灭。
  战国(前475——前221年) 属楚。
  秦 (前221——前206年) 属九江郡。
  西汉 (前206——公元25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
  东汉 (公元25——220年) 枞阳并入舒,隶庐江郡。
  三国 (公元220——280年) 属吴庐江郡。今下枞阳有“吕蒙城”遗址。
  西晋 (公元265——3l7年) 属庐江郡。
  东晋 (公元317——420年) 属豫州晋熙郡。陶侃为枞阳令。
  南朝宋 (公元420——479年) 初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阴安县属豫州晋熙郡,系侨置。
  南朝齐 (公元479——502年) 复置舒县,属庐江郡。
  南朝梁 (公元502——557年) 废舒县,复枞阳县,属枞阳郡。
  南朝陈 (公元557——589年) 为枞阳县,属晋熙郡。同时侨置阴安县。
  隋 (公元581——618年) 阴安县并入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
  唐 (公元6l8——907年) 唐初仍名同安县,属同安郡。贞观元年(627年),属淮南道舒州。天宝元年(742年) 属淮南道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
  宋 (公元960——1279年) 为桐城县,先后属舒州、淮南西路德庆军、安庆军、安庆府。桐城县辖4乡9镇,今枞阳县境为其东、南两乡,东乡石溪镇时为九镇之一(其余八镇不在今枞阳县境内)。
  元(公元l271——1368年) 为桐城县,先后属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的安庆路。
  明 (公元l368——l644年)为桐城县,先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
  南京。今枞阳县域时为桐城县东、南两乡,乡名清净、大宥。
  清 (公元l644——191l年) 为桐城县,先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 (公元l912——1949年) 为桐城县,民国3年属安庆道,民国l7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今枞阳县境,时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l947年)年l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l949年——)l949年,桐庐县属皖西第二专署,2月l8日划桐城
  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置县。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人民政府(l988年9月安庆地区与安庆市合并)。
广州美家美户 QQ:411917769 淘宝:http://ok-life.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8034

回帖

2万

积分

广告清理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积分
28379

爱心天使勋章原创先锋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2-9 14: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2楼(杨林宝) 的帖子

县志查的很清很细致     
远隔万水千山,但我心依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8992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2010年充满了期待

积分
36732

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2-9 14: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2楼(杨林宝) 的帖子

学习了,
“温柔”“聪慧”“淡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1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