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49
- 注册时间
- 2014-6-9
- 最后登录
- 2016-3-7
三星会员
其实你知道,烦恼会解决烦恼,新
- 积分
- 549

- 性别
- 保密
|
藕山,山名亦地名,康熙字典中对?的解释为:象形字,安庆府沿江中下游的一座山,山有两座山峰,呈两个纺锤相连形状,酷似横着的“了”字,故名藕山。
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字,因为这个字太偏僻了,在新华字典中没有它的身影,目前只知道在康熙字典中出现过,也是寥寥几笔,这个字念(ou),和莲藕的藕一个读音。小时候听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汪洋一片大海,一艘装满藕的船沉没了,船上的藕就化着了藕山,至今藕山的石头都是一片一片的像切开的藕片。这显然只是一个童话故事,骗骗小孩而已,但童话故事中也不尽然都是骗人的,在很久很久之前藕山那里确实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藕山也是海中的贝壳慢慢沉淀形成碳酸钙沉积岩,日积月累,就成了一座山。也正是这个碳酸钙成分改变了藕山,使得藕山不藕了。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碳酸钙能干什么,那就是烧石灰,制成水泥或者玻璃,巨大的资源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利润,巨大的利润就引来了海螺,我不否认海螺确实靠着藕山获得巨大利润,也不否认确实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工作岗位,创造了收入;但心里面就是不太舒服,整座山已经被开采掉一大半了,藕山已经没有原来的样子了,很快它就不是一座山了!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总是很贪婪,将可用的一切疯狂的掠夺掉,然后留下满目疮痍的废弃物。我总是认为人应当顺应天意,这个天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就是自然本身的规律,我们要顺从自然的规律,不能逆天而为,不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不要妄图说什么人定胜天,不要说什么人可以征服自然,水污染,PM2.5,地陷,艾滋病,非典等等已经说明问题了。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还经常到藕山上去玩,那里视野开阔,可以眺望长江,还有石人石马,石刻的乌龟,原先不知道,后来才知道是明末阮大铖的墓就在藕山,挖出来的时候有好多宝贝,人们只抢宝贝将这位大臣的尸身扔到旁边,据说还没有腐烂,不过对于这位奸臣这样的下场也就不心疼了,至今还有一个庄子的叫阮家享堂,估计是给阮大铖的守墓的。藕山上有一个护国庵,山脚下还有一个护国村,据说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火的时候,一次朱元璋兵败,躲在藕山的一个破庙中从而躲过陈友谅的搜查,在他饿的两眼冒金星的时候山下的一个农妇给一碗冷饭,从而让朱元璋填饱肚子,留下了革命的本钱,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想起了当年的境遇,将破庙重修,赐名护国庵,山下的村子赐名为护国村,山下的农妇也得了重赏。当然这些我也无从考究了,大概是有那么一点影子,对这些我们也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藕山上的两个洞穴,大风洞和江西洞,藕山上大部分是碳酸钙,也就是噶斯特风貌,容易形成溶洞,大风洞和江西洞就是属于这种天然形成的溶洞,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腰,那时候人小胆也小,不敢进去,不过小伙伴们真心一个胆大,进去出来自如,听他们的描述,洞里面很黑黑狭窄,最窄处仅一人可过,爬过一段很长的路,可以看到一个石室,有石床石凳等,像天然形成,又像人为稍稍雕刻,洞里面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若是丢下一块石头,很长时间才听到咕咚一声,石头落水的声响,洞太深,以至于没人能深入洞底,估计地下是一条地下河流入长江,没人能一探究竟,有点可惜。
“灯头朝下,石磙长草,藕山只剩个野鸡头。”这句偈语看来还真变成了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