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岁的低保户吴春洲一边抽着烟,一边摇着篮中的外孙,自从左眼失明后,他很少出门。屋里潮湿逼仄。屋顶天窗投进的光,是屋里唯一的亮。他对我说:“如果不是眼睛瞎了,家里的几亩田,我一个人种都行……现在真是辛苦了老伴。厨房里,吴春洲62岁的老伴正在准备午饭:一口土灶、一口水缸、两只大锅、几副碗筷。
4月份时,在浙江打工的女儿女婿带吴春洲去了一趟市里的医院。老吴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医生建议手术,但窘迫的家境,让老吴一直没敢下决心,他怕给子女添负担。5月初,当我们通知他,上月底的免费手术申请已经通过筛选,他可以得到免费手术机会时,老吴高兴地跳起来,欢呼雀跃的样子像个孩子。
临上手术台时,老吴告诉我,他有些害怕。他说,这辈子还没进过手术室。如果免费手术失败,眼睛瞎了可怎么办。主治医生县医院眼科主任黄河宽慰老吴,这是个很小的手术,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采购的人工晶体耗材,有质量保证,全县人工晶体植入率高达97%以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达90%以上。这番话,终于打消了老吴的顾虑。
做完出院体检那天,吴春洲对我说:“没花一分钱,我的眼睛就能看见东西了,回去还可以继续下地干活,把这一季晚稻给种上呢。”当天下午,吴春洲就由乡里统一安排的车辆接回家休养。
多年来,枞阳县财政一直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困难群众,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人群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阳光产生温暖,阳光凝聚民心民意,阳光催生社会和谐,在每一个受助寻光的身影之后,更加透明的阳光政府走进了每一位百姓的生活中。
新闻背景:从2007年开始,枞阳县由县财政牵头协调实施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是其中一项。截止2013年底,枞阳县财政统筹安排105万元,已为731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该项目的实施,减轻了贫困家庭经济负担,有效改善了我县白内障患者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环境,达到了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社会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