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11
- 注册时间
- 2011-4-10
- 最后登录
- 2014-12-10
三星会员
- 积分
- 611
- 性别
- 保密
|
发表于 2014-4-20 12: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朝时期,从贵家坝到汤沟再到横埠河这一片,都是长江流域,沼泽河流密布,横埠河贯穿其中,从长江池州坐船可直达横埠河,并可停靠在河西岸的黄家山旁。
由于长江旧时无江堤,江水可直至今横埠东南部山岗,故此处又是水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客商云集,久之成埠。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这个“埠”呈直线形,后来就名之曰“横埠”,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关于镇名由来,说法有二:
其一:沿今黄山、横埠、雨亭、孙岗、新庄、横山等地,是一条约有23里长起伏不均的山岗,自然形成了一条“横”的天然江岸线。长江洪水泛滥时,大水至此,大别山地区人们若经水路出行,必在此乘船,因此,形成“横山渡”、“九潭渡”、“孙岗渡”、“横溪渡”、“雨亭渡”五处渡口。加上南来北往人群多,久之成市,就有了“埠”。外地客商和行人大都不知这“渡口”名称,就习惯叫“横埠”。
其二:境内有一条承接八公山直通长江的河流,水流至马鞍山、凤凰山,由于山脉因素,在今官塘、黄山、横埠村境内形成18条蜿蜒,大小不等的河流,其中有一条河面较宽,与其17条河流垂直交差直泻长江﹙今拦水坝一样﹚〔1957年6月,当地政府推行“改涧造田”,才有现在一条河〕。明朝朱元璋手下名将常遇春攻打陈友谅时,在此被泛滥江水挡住。朱元璋派快马来催问大军行到何处?常将军推窗而望,眼前一条横河里水位猛涨,数条小河里水奔流直下,提笔写下:“行至‘横河’,河水连天,无法行军,待日毙陈”。河岸上有一草棚,有位黄姓在棚里买茶,久之形成早市街,由街和河流而得名,就叫“横埠”。
说明:帮我的朋友重发一次,这下可以看清楚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