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促崛起 再铸枞阳新辉煌
中共枞阳县委书记 汪恕东 枞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何谦
三十年,时光荏苒;三十年,沧海桑田。三十年的时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对于枞阳来讲,却是翻天覆地巨变的一段辉煌历史。
三十年来,枞阳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群,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在动态中审视县情,在实践中完善思路,在实干中谋求突破,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走过了奋进三十载、辉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枞阳正从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经济强县阔步迈进。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春华秋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枞阳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在枞阳海螺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枞阳已逐步实现了"四大转变":发展速度实现了由"递进式增长"向"跨越式发展"的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主体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工业格局实现了由"一花独放"向"满园春色"的转变;发展活力实现了由"内生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9499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68.78亿元,增长71.4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2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7.31亿元,增长10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已达2948元,比1978年增长94倍;绝对贫困人口由1984年的59.35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2.87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2007年已达17.8亿元,比1978年增长25.6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已达56.7亿元。今天的枞阳,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三十年的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枞阳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枞阳经济社会腾飞的必由之路,是近百万枞阳人民摆脱贫困、谋求富裕的制胜法宝。而今,枞阳的发展正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已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先进经验,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和谐共进五大战略,突出招大商,主攻大项目,推进大发展,走务实、稳健、协调的发展之路,奋力加快崛起进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狠抓工业强县不放松,着力锻造县域经济发展脊梁。我们将依托"两点(县城、横埠)两线(沿江产业带、沿路工业走廊)",围绕支柱产业,以纺织服装工业园和汽车零部件工业片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块状经济和产业链经济,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全县工业总量的迅速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加快升级。以项目为抓手,集中精力快速推进枞阳海螺四期、东方造船等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引进新项目,积极谋划、编制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点项目,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城镇和功能区,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奋力突破一批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工业产值超亿元的经济强镇。
狠抓强势招商不放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将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高强度、大力度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进一步突出招大商,瞄准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加强与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络沟通,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突出产业招商,按照"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紧抓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机遇,着力主攻建材、汽车零部件、造船、矿产开发等工业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上下游产业、关联企业配套。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坚决做到主动服务、诚信服务,真正把枞阳打造成投资的洼地、创业的乐土。
狠抓园区建设不放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我们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加速园区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健全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逐步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压力。充分盘活存量土地,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严格项目审批,严把项目入园关。坚持经营园区的理念,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园区效益。
狠抓城镇建设不放松,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我们将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产业为支撑,强化规划约束,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扎实抓好县城近期建设规划、蒲洲新区和连城湖、羹脍赛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优化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快主干道建设步伐,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把新区建设成新城,做到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变化,不断提升县城的形象和品位。加快省级中心镇和经济重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 "一隔五化"工程,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繁荣小城镇经济。
狠抓城乡一体不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将积极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的理念、产业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抓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真正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大力实施粮棉油优质工程、渔业富民工程和"强龙工程",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村村通"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一镇十六村"示范工程建设进度,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顺应农村发展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找准改革重点,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加大创新创造力度,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弘扬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我县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创新经验,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同时,狠抓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和谐枞阳。
回顾过去,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枞阳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昨日的辉煌;展望未来,和着科学发展的旋律,枞阳人民用智慧和果敢,必将谱写更加灿烂的华章。我们坚信,枞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