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东天长,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苏腹地。千百年来,发达的教育,繁盛的文风,将这个千秋古邑熏陶成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在这方热土上,诞生过被史书称为“工诗文书画”的文艺天才宣鼎,诞生过被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称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的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诞生过文冠华夏的清代状元戴兰芬……近现代也是名人辈出,不胜枚举。
今天的天长人,在天长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先辈们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全市教育水平。多年来,他们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强化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的倾心投入结成今天的累累硕果。“上档次,有品位,高质量”成了天长市每一所中小学最精彩的写照。
不断增加投入,为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万丈高楼平地起。天长教育大厦的构建源于大量的资金投入保障。在天长,“优先发展教育”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真正做到了依法逐年递增。2004年为1.2404亿元,2005年为1.4776亿元,2006年为1.8691亿元,2007年为2.4997亿元(均不含城市教育费附加);全市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保费、误餐补贴均被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市财政对教育强有力的支持确保了该市教育的良性运转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又赢得全社会热情支持全市教育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党政干部个人为教育捐资已达360多万元。天长市在外成功人士被这种浓厚的支教氛围感染,也纷纷为该市的杨村镇中小学、界牌镇中小学、铜城镇丰坝村小、乔田小学、大通镇桑园小学等学校捐资数百万元,
为建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效机制,2005年,天长市成立了“市资助贫困生组织委员会”。这种由政府主导,形式多样的长效助学机制也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纷纷慨慷解囊,捐资助学。2005年到2008年,组委会共收到助学捐款近600万元,发放资金499.92万元,使2039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圆了学业梦。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学校整体水平。天长中学是当地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但因地处老城区,扩展空间有限。为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天长市委市政府以过人的胆识与气魄,在东市区划拨土地306亩,多方筹资1.2亿多元,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规划设计,按照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对天长中学实行整体搬迁,异地新建。这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手笔。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市几个班子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创造了至今还令天长人津津乐道的“天中速度”,当年三月开工,九月即投入使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而天长市委市政府倾力办教育,社会各方面热心建学校,浓厚的“教育兴市”氛围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把全市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使全市青少年学生们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乐园。天长市在寸土寸金的南市区划拨土地30亩,投资16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高标准的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亮丽的外型,现代化的设计,齐全的功能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中心成了天长市区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成了全市青少年学生们课余生活的真正乐园。
新天长中学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只是天长全市学校建设的缩影。自2001年以来,天长市先后投入危改资金近2亿元,累计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4.4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17.7万平方米,并荣获“安徽省中小学危房改造优秀县(市)”。目前,全市100%的中、小学都建起了教学楼和配套基础设施。“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天长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给予最大的政策倾斜,所有地方征收的规费一律予以减或免,建校所需用地一律无偿划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很多学校因布局调整或危房改造新征土地,扩充了校园面积,但市政府明确要求,处置被撤并学校的土地、资产收益一律还用于教育。
着眼未来,加速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步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天长人敢想敢干的性格造就了天长市办教育的全新理念和超前思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天长市就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市委市政府有力的支持和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使得全市教育现代化进程进入新世纪后更是加速推进。他们紧紧牵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个牛鼻子,注重传统教育手段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开发建设城乡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
截止目前,天长市所有中小学均已具备了多媒体教育并实现光纤上网,185个中小学的“农远”项目,延伸和拓展了全市教育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建好用好天长教育局域网,天长市还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并正式使用“政讯通”和安徽教育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办公。超前,超越,再超前,再超越……成了天长人全力办教育的精神面貌最精彩的写照。
强化管理,创新思维,大力提高全市办学综合效益。优质的基础设施,高标准的教育教学平台,成就了天长教育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部达到省颁督导评估合格学校标准,还有不少学校升格为良好学校、优秀学校,并拥有省、市级特色、示范学校17所,天长市职教中心还成了国家级重点职高,这些示范学校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和幅射作用,带动了薄弱学校档次的全面提升,另辟出一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他们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