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98
- 注册时间
- 2013-1-7
- 最后登录
- 2014-10-9
四星会员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积分
- 2698


- 性别
- 男
|
[paragraph]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枞阳县官埠桥镇的原告黄某与汪某一边握着法官的手,一边由衷的感谢。
黄某和汪某本是邻里,双方房屋相隔不足一米,汪某的房屋宅基地略高于黄某的房屋宅基地。今年元旦,汪某在两家房屋及道场中间砌出一道约45公分宽的石坎,与黄某房屋及道场形成一个断面,黄某认为汪某此举影响其排水,双方由此引发纠纷。2013年4月,汪某请工人做围栏,再次与黄某发生纠纷,加上两家多年积怨,双方发生抓打,矛盾急剧恶化,两家由邻居变成“冤家”。今年6月,黄某一纸诉状将汪某告上法庭。
枞阳法院受理该案后,便立即前往被告汪某家进行送达,到了原被告的家中,承办法官发现黄某和汪某的孩子都已经高三,正准备参加高考。双方为这这件事情经常争吵,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两个孩子的学习,如果此案不迅速办理,对孩子的高考将更加不利。 于是承办法官开始给双方做调解工作。调解中,黄某面对法官一次次哭诉了自己这几年来经受的“委屈”。有些事尽管与案件没有什么关联,但法官并没有打断她的哭诉,依然在耐心倾听,黄某在一阵哭诉之后,心态也稍稍有些缓和,而此时已是下午1点,法官让他们休息会。下午两点,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说着说着,黄某又一次放声大哭,调解再次陷入僵局。过了一会,黄某某止住了哭声,为缓和现场气氛,法官将话题转移到孩子的高考上来,此时,双方似乎有了共同话题,一起为孩子的成绩担忧,都希望孩子能够考出好的成绩。法官抓住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看着法官真诚的面容,双方同意各让一步,终于达成调解协议。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法官悉心调解,一对邻里冤家,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看着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在场的法官不禁联想起当年《六尺巷》“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化干戈为玉帛的千古故事,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黄某与汪某为法官巧计化干戈为玉帛也深深地感动了。(江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