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印象
清明节,带十岁的儿子上坟祭祖。在父亲的坟前,儿子好奇地问我:“爷爷是什么样子?”我竟无法详细的描叙,我只依稀记得,在我能背起书包上学的年纪,一个残阳如血的深秋黄昏,父亲安静地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三十多年后,留给我的只是那么一点点残存的记忆-----
记忆里 没说过几句话
时间都用来咳嗽去了
分贝很高
如同他用锄头叩击大地的声音
做先生的小叔会写诗
“病入膏肓肩负锄,缓行数步又停留”
就记得这两句
尽管如此
佝偻在田埂的身影
依然自信地认为
我们这些山药蛋
靠着他的主干接受营养
可是 日子还是很精瘦
如同他手中那黄烟杆子
印象中 脾气暴躁
性子很邋遢 如同
他那双粗糙而又不经常洗的大手
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很小就被他玩了好多次
门前的子树弹性很好
小鸡儿总是能逃过一劫
只等炊烟熏暗整个村子
母亲用那八毛二分钱一斤的酒
温热黄昏
假以庇护 小鸡才偷偷进簺
在童年的湖边
陪伴一群供兄弟姐妹读书的鹅
终于第一次吃他做的饭
风卷残云的样子
让他那久病晦暗的脸
顿时起了许多涟漪
露出黄烟气味的牙
啃得小脸生痛
许多年以后
才渐渐明白
他的存在 是以
一根蜡烛的方式
并非嗜好或者情愿
生活于黑暗中
点燃 跃动 忧伤 自怜
直到躯体在消瘦 慢慢弯下去
直到我们在赶往天亮的路上
把他的生命用完
按:簺【sai】:老家方言,鸡舍,古文曰鸡埘【shi】, 意思是农家养鸡,晚上鸡的栖息之所。《诗经。君子于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