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我该怎么跟你说
西湾居士
家有小女初长成,女儿一直乖巧聪慧,善学好问。在家茶余饭后,常常与我交流一些有关于与人交往的人情世故、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话题,。而已近不惑的我,越来越发现,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或说正确的,带有教育指导性的语言来阐述,去使女儿对某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有个准确而又通透的理解,好在现实中效用。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雅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毕竟受千年来的儒道佛的影响,就是张口说话,也都是大有学问的。现实生活里,与人交流时,语言总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有些理在明和不明之间,有些事在对和不对之间,有些话在说和不说之间。说的话,与现实中情形,事实和道理,往往是相悖的,就像《易经》里的太极阴阳的相互关系。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说易经时,很经典概括说---中国人说的话,都是一个矛盾的重合体。口是心非的,口蜜腹剑的,三面两刀的等不胜枚举了,就以劝人的话,对于一个失败者,大多便是“不以成败论英雄”说出来安慰人,但现实结果会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像当年的楚汉之争,其实就是一代枭雄项羽和村治保主任出生的刘邦,这两个人之间的逐鹿中原的游戏。走投有路偏不走的项羽,迎着江风空长叹,痛苦得连自己老婆都不要了,霸王别姬后,用气拔山河的力气抚剑自刎而遗恨千古。留给后人的是对失败后的所谓英雄,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当今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人上一百,五颜六色”的鸟儿不要太多了,多得任何一个城市路口,除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还有就是比较醒目的标语---“行车上路,礼让三先”。而事实情况是,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发生,而究其原因,大多是“当仁不让”惹的祸。有钱人的香车宝马法拉利,就像一只麻雀在大路上“飞”着,那骑着两只轮、三只轮的哥们姐们,心里老是不爽了,在前面的,悠哉悠哉地似一条蚯蚓在路上溜着,就是不愿不肯“礼让”;在后面的就像吃多了已经发酵的酸葡萄,猛追大奔悍马们。你说谁愿意退让一步并“礼让三先”呢?也许只有天知道吧!
在中国的诸子百家里,我记得老庄大师说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概意思是说有道理的事情,人心里都一样想的。但早在春秋时代,一个叫左丘明先生,在《左传·襄公》里又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和看法,另一层意思也就是说,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定是一致的。就像我时常教育孩子们,说话做事不要口是心非,做人要忠厚守信,诚实待人。当说过这话后,不由一阵脸红,心里感到自己这话说的好假,是多么的违心的貌合神离。其实想说的是,我的孩子真的不要太老实了,如我一般坦诚待人,可屡遭人利用,但始终改不了本性,真的不希望孩子们步我性格之覆辙。
曾经一家人在一起围观电视剧《三国》,小女按照自己的思维理解,不断评价故事里的人物,尤其对曹操孙权和刘备,发表自己的见解,非常浅识,过于表面,与我理解的大相径庭。我说做人耍权谋者,孙权该“当仁不让”,因为,如果说曹操是小人,那么刘备就是比小人更可怕的伪君子,而孙权便是“二合一”的既是小人有是伪君子。曹公一生给司马家帮忙了,江山美人全送人家了,连客气话人情话都没一句,再是英雄也不过如此。刘备是个十足的阴谋家,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为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身份---刘皇叔,还有遇事一哭定乾坤的特长。唯孙权时而连曹抗刘,时而联刘抗曹,把阴阳太极练得是炉火纯青左右逢源,为一己之利,竟利用妹妹作为政治工具,与曹刘周旋,真是“胆大脸皮厚”,心黑如曹而更胜曹公,过之而无不及得黑心如炭之乌,乌而亮,亮而遮其龌龊之本质。是真正的厚黑学的鼻祖啊。
但问题是我不知道,该不该和孩子们说这些?我想是不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成长中,慢慢自觉自悟去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