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7
- 注册时间
- 2012-11-3
- 最后登录
- 2012-11-15
二星会员
- 积分
- 187
- 性别
- 保密
|
家乡有一风俗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做粑粑,这就绕不开“馅”,馅是粑粑的核心,有什么样的馅就折射什么样的生活。
小时候吃过最多的是腌菜做馅的粑粑。那时村里普遍都穷,但老祖宗的风俗不能丢,端午、中秋、重阳、小年都得做粑粑,而腌菜做馅既省钱又能顾及祖宗之训。这种馅是先将腌菜从菜坛里取出来用水淘洗,避免腌菜过咸。淘洗后,切碎,放进炼好熟的香油锅中,炒个半熟即可。最好是放点晾干的腌鸭皮,既省油,又香味浓郁。这种馅做的粑粑虽然不算好吃,但比起米饭、麦面要好的多。趁热吃时,满口噙香。长时间没吃,还是很盼望的。
比腌菜馅好一点的是白菜馅。白菜产自自家菜园,亦不需花钱,且按现在说法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做馅时,白菜是小棵可以洗净整体放锅中用火小炒,无需炒熟,若炒熟再和粑粑放锅中蒸煮则会烂如枯草,是绝不好吃的。白菜若是大棵的应该切碎,然后同上法小炒。炒菜时则不需放咸鸭皮,有一种支味,不好吃。先用一点香油炼锅底,再放猪油即可。此馅做的粑粑只宜一顿吃,二顿三顿就不好吃,因为馅已黄巴巴,烂草如瓤,绿色的菜汁从里洇到外,即使很馋也是不想多吃的。所以这种馅的粑粑是不会多做的。菠菜馅亦是如此。
萝卜不少失为一种好馅。萝卜馅粑粑没有了白菜馅流汁不易存放的缺点,也比腌菜馅味道好些。萝卜也无需购买,在农村,谁家没有三分菜园,各种蔬菜都得种一点,无法在荤菜上翻新,总在蔬菜上换换胃口。做馅时,先将萝卜洗净剁碎,同样炒个半生不熟。萝卜馅的粑粑趁热吃,一口咬下去既有未脱的青气味,更多的是萝卜的清香,吃起来爽口。且萝卜馅蒸煮的次数愈愈多,馅愈烂愈好吃。
干菜也可以做馅。白菜旺季时,可能一时吃不掉,淡季又供不上。于是巧妇们想出巧主意,把多余的白菜挑选嫩头摘下,用开水烫熟,然后晒干,以备不时之需。干菜做馅就不再有新鲜白菜馅的不足,且好存放。烧炒时只要多放点油渣就一样的好吃。做干菜的还有马齿苋,味道比白菜做的干菜好。但马齿苋在当时属野菜,一般是不会种植的,岂但如此,锄草是一般被当做野草除掉。只有少数闲者到菜畦边挑这种野菜。所以数量不多,成为人们的抢手货。现在人们吃肉吃腻了,这种馅更是抢不到手。如果有则定人定量发放。
最好还是肉馅。那时肉馅是有的,但不多。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在凭肉票的年代,这是无法解决的矛盾。没有肉馅过节是不算过节的。肉少的时候,往往卖些豆腐搅和,这样肉馅嫩。肉绝不只是瘦肉,是肥瘦搭配的,瘦肉没油,不好吃。五花肉太腻,也难吃。肉馅剁成臊子,放些佐料,事先无需小炒。生入粑粑中,蒸煮熟,揭开锅,香透满屋。一口咬下去,满口流油。如果左右隔壁因忙或什么原因没做,总得送几个给孩子们应应节,而送人总不能是菜馅吧。可惜太少了,没有吃过瘾就没了。一般人家肉馅粑粑是要做记号的,就是在粑粑上按下深深的手印,避免弄错,使肉馅吃的不均匀。
这是母亲主家时候我们所吃的各种粑粑。母亲主家时代生活清苦,纵使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也无法做出好吃的东西来。自从母亲中风失语后,这桩差事就落到妻子的头上了。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腌菜馅、白菜馅、萝卜馅的粑粑基本上不见了。代之以肉馅,鱼肉馅、虾仁馅等等。干菜馅只用马齿苋,其他不用,肉馅极少掺和豆腐,也基本上不用肥肉,瘦肉加油比五花肉馅好吃且不腻。母亲时代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次粑粑,现在家有豆浆机,磨面也行,三五斤米做几次磨碎,想什么时候吃做就是了。随时都能重温过去,随时把生活调得香喷喷的。以前来客没菜,做粑粑以款待上宾,既省钱又隆重,客人也因此满面红光。现在不再做粑粑以待宾客,五斤肉做粑粑全家带客吃不完,不上百元,太寒碜了。来了客人带到饭店,堆上鸡鱼肉,喝几斤酒,花上三五百元,客人高兴,主人也不在乎。
粑粑退到只是一家人的享受了,可能再过些年日也可以申遗了。肉馅也没有把孩子们的眼球从麦当劳或肯德基吸引过来的魔力了。吃粑粑更是中年人的回味,我这一路把各种馅的粑粑一一回味,把我不同层面的生活一一回味,把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一一咀嚼。这时,我似乎要流口水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