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20|回复: 17

[原创] 那已远去的鼓声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发表于 2012-9-12 2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已远去的鼓声

                                        西湾居士
     “鼓槌一打响叮咚,今晚我是说书人,都说在家靠父母,出外还靠朋友们。”
     “看官也是江湖人,问我鼓上几根钉,天罡地煞梁山泊,听我鼓上说古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只听几声鼓响,随着唱腔,还有那清脆的竹制夹板声,鼓槌轻敲大鼓边沿声,相和着说书人的节奏,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人文,就这样从说书人的说唱中,就像一幅瑰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通俗的方言,精炼的说词,说得声情并茂,听得如痴如迷。

     我想,这种场景对于一个七零后的乡下人,那是一种鲜活的记忆。那萦绕于耳畔的鼓声,时常盘旋在脑际,带你走进那曾经熟悉的氛围当中,总是有种深刻的印象,总有种非常温暖的回味。

     早在那个农村靠着一亩三分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人们难得清闲的是在每年的年关前后,被乡下称作“打鼓书”的说书人,便准备一鼓一夹板的简单道具,支起三根竹子制作的鼓架子,开始了走村串巷鼓书说唱。

    我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最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鼓书”的说词。在那少不更事的时候,只要人家有鼓声传出,想方设法,也要挤到早已人头挤挤挨肩接踵的人群中听鼓书。记得,当年说书的大都来自邻县庐江、无为人,远道来此说书“讨生活”,也是要收费的。按照行内习惯,说书人一般在开场时,不主动收钱,先来个“书头子”,所谓“书头子”,类似于电视“肥皂剧”的“肥皂广告”,也就是诸如“五女拜寿”之类,相对说唱篇幅较短的小故事,一来是为了让村里有更多人听见鼓声,来此听书,二来让大家先“尝尝鲜”,等大家渐入佳境,听得入神时,说书人猛敲三声鼓,拱手作礼:“各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感谢大家来捧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大人们一般都表示理解,五分一角地把钱递在东家大桌上,而我们小孩一听到收钱,或做鸟散状,跑出门外,或藏掖于大人屁股后,赖着就是不走,只等说书人“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随着“咚咚咚”鼓响,《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穆桂英挂帅》《岳飞传》等那些演义评书,说书人娓娓道来:
      “各位老少爷们听端详,今天来说关云长,挥刀五关杀六将,过了黄河斩蔡阳”
       “仁贵落难寒窑蹲,梦里白袍送将军,智谋好比诸葛亮,保家卫国盖世功”
       “奸贼潘仁美,谗言害忠臣,幽州边关辽军在,还请杨家老太君,可怜啊,杨家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德芳亡,三郎阵前马踏于泥,四郎失落在番邦,五郎气死当和尚,六郎精忠报国,七郎乱箭穿心。、、、、、、”
      因为没有剧本,现场说唱,全凭说书人对评书的记忆,要求用四言八句的韵味,说得朗朗上口,说书人滔滔不绝几分钟,就会不停打鼓,这样好有充分时间,在心里把词句组合。
      那稍带卷舌的很有质感的口音,由于长期说书,导致略显沙哑的声调,把情节说得韵味十足,酣畅淋漓,引人入胜,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说到精彩时,一个个听得是睁大眼睛,紧盯说书人,生怕少听一个字,说到伤心处,那也是轻声叹息,一片唏嘘。那情形,是现在电视剧里的动感画面,无法比拟的。记得某次,大伙全都聚精会神听得起劲时,说书人突然拉长声音唱道:
     “东家大娘可听到?不得了不得了,灶壁后有人在撒尿,错把水桶当尿桶,赶快去看看是何人?”原来是由于屋内听众太多,走不出去,有人一时尿急,边听鼓书边把东家厨房水桶当做尿桶了。

     说书人说得口干舌燥,中途也要稍作休息:
   “各位乡亲稍停顿,等我喝杯茶水润喉咙,抽根香烟过过瘾,再拿鼓槌再追根。”
     一部评书就这样,在说书人的现编现卖的说唱到深夜,等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鼓声停下。毫无睡意的小孩们,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依依不舍地随着大人听众们,各自回家睡觉去了,当然,把听到的“鼓书”情节当做真的,沉浸其中,时常在梦里会与鼓书里人物相遇,骑上马,也和杨宗保一起驰骋沙场,阵前杀敌。直到读书后,学历史,读史记,才知道小时候,听到的“鼓书”情节,和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只是说书人临场发挥,随意编排,说得添枝加叶,绘声绘色,异常精彩。但在当年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乡下,人们在劳动之余,“鼓书”就成了唯一乐此不疲地能享受的文化大餐,读书不多的乡下人,谁会在乎这鼓书和真实历史的差别呢!
    小时候的这种听鼓书的经历,随着历史的潮流,已经销声匿迹了。如今乡下,随着经济发展,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都在习惯享受“快餐文化”了,那童年时代里的鼓书和鼓声已经远去,残存在记忆里的点滴,偶尔想起,仍很怀念儿时那悠闲的时光里“咚、咚、咚”鼓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收起 理由
陌° + 5 貌似以前家里过年边上才有竹板声。
何休 + 5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静,以修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4494

回帖

2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24961

新人进步奖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2 23: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沙发,再品美文。
放弃也是一种真诚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8035

回帖

2万

积分

广告清理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积分
28240

爱心天使勋章原创先锋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2 23: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逝去的鼓声,也带走了一个生活清贫而精神振奋的时代
远隔万水千山,但我心依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4494

回帖

2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24961

新人进步奖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3 0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雨悄悄,心事悠悠。
放弃也是一种真诚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我心依旧 的帖子

我心依旧:先坐沙发,再品美文。 (2012-09-12 23:21)
着沙发如何?够软乎的吧!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滨江松 的帖子

滨江松:逝去的鼓声,也带走了一个生活清贫而精神振奋的时代 (2012-09-12 23:41)
鼓声已经远去,只是偶尔会响起在记忆里,点点滴滴,总是叫人难以忘怀。是啊,在那个精神振奋的年代!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0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社区总版主

积分
799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枞阳234社区美女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12-9-13 07: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七零后,可惜没有听过这鼓声。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

凡事不能强求,让一切随缘吧!

积分
26245

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发表于 2012-9-13 07: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时候在家里面听过一两回说书滴,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回味无穷啦
嘻嘻^_^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7: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何休 的帖子

何休:   我也是七零后,可惜没有听过这鼓声。 (2012-09-13 07:10)
作为70后,你没听到过“打鼓书”,着实是件遗憾的事啊!


             记得小时候,邻家有女,生得如我一般体质,身单体弱,外号“小老母鸡”。只要村里有“打鼓书”,她总是把小手递给我,我也会牵着她的小手,我们一同听鼓书。
        谁叫你当初不认识我呢,要不也带你一个。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7: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山中小城故事 的帖子

山中小城故事:呵呵,小时候在家里面听过一两回说书滴,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回味无穷啦 (2012-09-13 07:29)
如今也只能回味了。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9450

回帖

3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33283

新人进步奖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优秀斑竹奖

性别
发表于 2012-9-13 15: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最喜欢听评书和看皮影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58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积分
10307

原创先锋奖新人进步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3 15: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以前家里过年边上才有竹板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7: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蔚蓝天空 的帖子

蔚蓝天空:小时候最喜欢听评书和看皮影戏了 (2012-09-13 15:16)
谢谢关注!


      你说的评书是当年收音机里,单田芳“上回书说到,使刀的有大砍刀、小砍刀、鬼头刀、青龙偃月刀、、、、使枪的有长矛枪,短矛枪、钩镰枪,丈八蛇矛枪、、、、只见锣鼓喧天,彩旗招展,胡罗罗一阵风起云涌,冲在阵前的、、、、、”
       现在我用一担菜籽换的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都不晓得到陆该气子了。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2938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痕

积分
15911

新人进步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陌° 的帖子

陌°:貌似以前家里过年边上才有竹板声。 (2012-09-13 15:42)
你说的大概是正月里,走家串户的“卖唱的”,打着锣鼓,敲着竹板:“---月里来大麦黄,罗成遇到王伯当,。瓦岗英雄多豪杰,杀富   那个   济贫   喔   威名扬   哎呀   哎呵呵哟iu”
    接下来就是一阵“咚咚哐,咚哐咚哐咚咚哐”
静,以修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55

回帖

454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45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4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飘过   这个还真没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