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的JS检查终于结束了。由于天公不作美,连续多天的阴雨让所有参加检查和值班迎接检查的人都苦不堪言。作为一个局外人,前天和一位参与了这次检查的同事在一起小酌了一番。席间听这位老兄提及检查中的肮脏,再次让我平添了几分对JS部门的厌恶。
要说JS部门所做的,倒也的确是“天下第一难事”。但这项基本国策开展了近二十年后,在农村工作的一线,已经几乎没有了JS部门人员的身影,责任的大多都压在了村级干部身上。JS部门工作的重头戏从室外转向了室内,都成了舞文弄墨的好手。只是由于JS工作是考察领导政绩的主要环节,在各个单位也就仍然一直是“宠儿”,没有一位领导敢说不重视的,多年来形成了“国中之国”的怪象。
正是因为JS工作关系到领导的升迁,每年一度的JS检查就格外引人关注,自然就成了县JS主管部门的“大餐”,所有的副职和二级机构负责人竞争激烈。能不能参与这样的检查,可不单纯是一个面子账的事,事关全年的经济收入。这种创收机会,仅次于平时的督查。要说是仅次于,倒不是各单位不够重视,只不过是检查组的人太多,“人均产值”上不去而已。好在一个检查组要查5—6个单位,即便是“薄收”,但由于是“广种”,一个批次下来,收入个几千块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由于这样的JS检查年年在搞,被查单位相互学习经验,创收的方式更新换代的频率很高。“烟酒”、“礼品”、“礼券”的时代早已过时,提前进入了“红包”和“代缴手机费”阶段。
从各个被检查单位抽调的检查员,是检查组中的“牧羊犬”,得到的最少。但他们仍然要很尽力,否则就得不到任何“赏赐”。没有任何问题的被查单位一般是不会给予这些人太多的“犒赏”的,最多是对他们的手机进行一下200元左右的充值。不过他们的要求原本不高,一季检查下来,能抵上一个月的工资就不错了。但一旦查出了问题,就收获颇丰了,一个“标准误差”的价格不会低于500元。
JS检查中的组长分为正、副级别,待遇有所不同。对于副组长,被查单位会从500元起步,看问题大小,给予一次性恩惠;组长就不同了,从1000元起步,如果被查单位自我感觉不好,后续收入就更加可观了。如此算下来,一个副组长在一个检查季度的收入不会低于3000元,至于一个正组长,自然是不可估量的了。
以上也许是我这位老兄的酒后糊话,因为我们三个人喝了两瓶“醉三秋”。但这不是他的最好记录,就在上一次检查回来,我们四个人喝了三瓶“老口子”他还赢了我们1000多块。
莫非是装醉? |
|